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介绍了薄壁铜管的应用现状、特性及经济性分析,探讨了薄壁铜管在绿色住宅给水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贵州的少数民族典型村落羌寨为例,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深入分析村寨的自然形态特征和民居的建筑形态特征,把握其关于形态学方面的典型特征和其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自律性。根据羌寨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羌寨整备与保护规划设计的三个层次,并对村寨保护规划和民居建筑保护更新提出具体策略。使其在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提升,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的户籍制度改革体现了渐进决策理论模型的特征,通过调整户籍政策将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进行合理调整与再分配,从而达到特定时期内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均衡。该文拟以居住证时代为背景,通过剖析上海“居住证转户籍”政策来阐述渐进决策模型在上海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旧居住区环境景观改善的具体措施也必须按照“完善使用功能”、“美化环境面貌”、“营造社区精神”三个层面进行,这三个层面即密不可分,同为环境景观改善必须完成的目标,又在策略上呈现出基础、升级、最高的递进关系。我国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已从有住房、住得好的个人生理需求,向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文化整体环境的需求过度。我国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绿化配置与休闲娱乐、重视地域性文化的延续等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尤其旧居住区的环境景观改善都是些局部点缀性的绿化、环境设施的随意增加等方面着手,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健康住宅已成为人类自身的身心健康的“绿色”生存环境,设计者为了创造中华民族理想的绿色家园,特别重视住宅的“绿色设计”,而真正的“绿色建筑”,不仅指建筑的低污染、低能耗,对建筑是否具有稳定良好的能量聚集效应,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应是衡量“绿色”与否的基本标准。本文对住宅能量聚集的影响因素作了一些肤浅的分析,就如何改善住宅能量聚集效应提出了一些措施。要设计能量聚集良好的住宅,还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更需要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但是高层住宅楼渗漏仍是目前业主用户反映较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质量控制不严格以及防渗漏技术措施不科学和不到位造成的。文章将对高层住宅外墙和室内渗漏产生的原因及施工技术的处理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估测西山林场内主要可燃物特征,预测潜在的火行为大小,为西山林场的防火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外业调查,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和麻栎(Quercus acut...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1年和2014年各两周的上海移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跟踪分析识别出居住地、就业地发生变迁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可视化、描述性统计、定量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同一批变迁居民的通勤行为进行跟踪研究,以此对其中存在的“自平衡”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该变化特征与城市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研究表明:总体层面,从平均通勤距离变化以及过剩通勤率变化方面来看,居民在进行居住地、就业地变迁时均存在通勤“自平衡”的特征与趋势;个体层面,原通勤距离越远,通过居住地、就业地变迁以改善自身通勤关系追求通勤“自平衡”的效果越明显;就业地变迁居民的通勤“自平衡”特征相较于居住地变迁来说更加显著;空间集合层面,职住关系较差的居住区、就业区,存在总体的“自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普通城镇广泛使用的多层砖混住宅楼,大多数都没有设置门斗的问题,从门斗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住宅品质,防止冷风渗透,利于节能,提高住宅的保温效果,丰富立面变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门斗设置的重要性。另外,就住宅门斗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开间进深尺寸,外门设置,采光等建筑问题,及结构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门斗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为工程技术人员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建筑材料作为构建住宅的物质前提.在住宅建设与消费中,可持续建材的应用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分析可持续住宅的内涵出发,揭示了住宅发展对可持续建材的要求,阐述了可持续建材对住宅节能、节地及环保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应用可持续建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