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3243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紫外线对果蝇生长发育和表型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外线照射黄身果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能够极显著地降低果蝇的寿命,使果蝇成蝇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降低66.31%~83.96%;能够抑制果蝇的产卵量,并降低卵的成活率;影响子代的个体发育,使子二代个体重量减少12.08%.紫外线照射还能影响当代或子代的行为性状,引起果蝇子代的表型变化.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和照射频率的增加,其伤害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2.
微波辐射下乙酸正戊酯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微波辐射下,以A lC l3.CuSO4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戊酯。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乙酸和正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1.50 g无水CuSO4和1.25 g无水A lC l3的混合物,微波输出功率为729W,反应时间为16 m in。在此反应条件下,乙酸的酯化率为95.6%,酯收率为89.6%。  相似文献   
993.
全氟磺酸再生树脂的微结构和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再生全氟磺酸(PFSA)树脂的结构,比较了酸型PFSA再生树脂(PFSA-H)和钠型PFSA再生树脂(PFSA-N a)的微观结构,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再生PF-SA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利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PFSA再生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FSA再生树脂中的磺酸根(—SO3-)、侧链中的醚结构(C—O—C)及碳氟主链骨架(CF2)等特征基团都与Dupont公司的N afion膜的PFSA的分子结构一致;PFSA再生树脂溶液中未发现F-8020型全氟离子交换膜中全氟羧酸层树脂;每摩尔交换基团所对应的PFSA再生树脂的质量(EW)达到1 130,接近Dupont公司产品N afion117的相应性能参数。热分析结果表明:PFSA-N a再生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410°C左右;酸型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200°C左右,且PFSA-H再生树脂的分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00~250°C、250~375°C和375~550°C。  相似文献   
994.
太阳能光伏阵列红外图像的特征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外图像普遍存在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差、噪声较大及非均匀成像等问题和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红外图像特点,文章提出了先将待分析图像与正常工作的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红外图像作差运算,再采用二维阈值化与模糊聚类相混合的方法提取目标特征的方案,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从有两个不同角动量参数的5维转动黑洞的线元出发,首先明显地计算出其不为零的协变度规分量和相应的逆变度规分量以及度规行列式,然后将有质量的Klein-Gordon标量场方程分离变量,得到径向方程与角向方程.最后利用径向方程讨论了5维黑洞中有质量的Klein-Go,do.标量场的Hawking辐射.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一种基于跳跃马尔可夫模型的红外点目标检测方法,根据模型设计了采用粒子滤器的模型参数与状态估计算法.该方法既能用于图像的空域滤波,也能用于序列图像的时域滤波.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空域/时域滤波可以极大地抑制杂波背景并增强点目标的可检测性.  相似文献   
997.
根据薄板结构的形状特点,采用8个节点等参单元离散结构,对其周围的媒质采用20节点三维等参单元离散结构,建立薄板流固耦合系统模型及其声辐射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可知:在不同媒质(大气、煤油、水)中,媒质的密度越大,薄板结构的第一阶频率越小;薄板的各阶振型不受媒质密度影响,薄板各阶振型影响其声辐射效率;薄板的频率特性变化,薄板结构的声辐射特性也发生变化;薄板的厚度增加会降低结构振动基频.空气中薄板结构模态测试结果与考虑薄板周围媒质的影响薄板模态计算值一致.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计划逆向设计的需要,建立了IMRT治疗计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将病灶和健康组织辐照剂量作为约束条件,以剂量均匀性和健康组织与病灶的剂量梯度差作为目标函数.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IMRT治疗计划系统优化.经实例计算,获得的剂量分布和病灶形状相比具有较好适形性,且健康组织剂量和病灶组织剂量有很大差别,治疗增益比高.此外,采用的遗传算法能较快收敛,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提出粘弹性三维点辐射8结点无限元模型,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球面为人工边界,用边界点的坐标和位移表示无限元内部任意点的坐标和位移.坐标映射函数和位移函数简单明了,能够方便地反映无限域内位移场的衰减特点.推导了辐射无限元的辐射阻尼矩阵.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半空间的弹性恢复力和辐射阻尼,数值计算时只需对边界进行无限元的单元划分,无需基本解.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Telomeres were first recognized as a bona fide constituent of the chromosome based on their inability to rejoin with broken chromosome ends produced by radiation. Today, we recognize two essential and interrelated properties of telomeres. They circumvent the so-called end-replication problem faced by genomes composed of linear chromosomes, which erode from their termini with each successive cell division. Equally vital is the end-capping function that telomeres provide, which is necessary to deter chromosome ends from illicit recombination. This latter property is critical in facilita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DSBs) found at chromosome ends (i.e., telomeres) and DSBs produced by exogenous agents. Here we discuss, in a brief historical narrative, key discoveries that led investigators to appreciate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telomeres in protecting chromosome end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elomere dysfunction, particularly as related to recombination involving radiation-induced DSBs. Dedication. In appreciation of hi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nd the life-long influence he has had on the lives of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the authors wish to dedicate this paper to Professor Joel S. Bedford. Received 21 May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8 June 2007; accepted 6 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