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9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649篇
系统科学   257篇
丛书文集   437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81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点云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回波强度信息,结合局部均值变点统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数据帧的车道标线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道路周围环境点云数据中高程信息进行滤波,确定可行驶区域。然后利用局部均值变点统计对可行驶区域点云数据中的回波强度值进行标记提取,即车道标线点云数据粗提取。最后基于EM(最大期望)方法聚类,从而完整、准确地识别车道标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可行驶区域,进而可以实现车道标线的自动提取;而且有效抑制了道路周围环境对车道标线识别的干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非理想多元物系精馏点效率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计算非理想多元物系精馏点效率的方法,考虑了各组分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对扩散传质过程的影响和塔板流体力学状对汽液相际传传质接触面积的影响,对3个多元物系的计算表明,该法能预测霜些组分点效率的奇异性,且理论计算点效率值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93.
994.
用RHF自洽场从头计算在STO-3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顺式和反式丙烯酸的平衡构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扑分析研究,发现顺式丙烯酸的平衡构型是一环状结构,H(5)和H(7)之间有弱键相连.但H(5)和H(7)之间键的键鞍点靠近环鞍点,说明它是一不稳定构型,H(5)-H (7)键有断裂的趋势.这也能说明反式结构比顺式更稳定.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把在单连通区域上成立的曲线积分与路线无关性定理推广到复连通区域。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首先给出一个反例,说明共轭空间X中有界闭凸集可以无端点,从而指出了《最优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理论》一文引理3的错误,并指出此引理结论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已建工程发生裂缝的特征,采用排除法的方式,对施工、材料、混凝土收缩徐变、受力、地基、设计、温度等对工程有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对温度变形作了理论计算,对温度变形差引起的内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是因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线膨胀值不同而导致规律性裂缝问题的发生,为工程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使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CMC和KP降低,在聚乙二醇浓度在0-0.10mol/L,分子是为300-600范围内,随聚乙二醇浓度增加和分子量增大,降低程度愈大。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给出Orlicz序列空间lM的U点与准U点的判据,并得到了lM具有局部U性质与准U性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给出构造无限C∞-字在求导算子下所有周期点的方法.令Pn(D)={W∈Cω|Dn(W)=W},其中C∞表示所有无限Cω-字的集合,那么|Pn(D)|=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