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4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3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环形薄板的大挠度计算因为边界条件复杂,仅有少数特殊情形的数值解答.这些解均是利用摄动法以某点挠度为摄动参数得到的结果。当这点挠度较大或为零,将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作者以三次B样条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环形薄板的大挠度.荷载可为均布荷载、边缘均布线荷载、边缘均布力矩及它们的组合,在所有的算例中均取得了收敛的数值结果。在均布荷载、边缘均布线荷载、边缘均布力矩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同摄动法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样条函数的方法收敛范围大、精度高和计算时间少。  相似文献   
62.
在此讨论一个模的系数环约化为环的一个理想以及约化为环中单个元的问题,并给出一个模的系数环约化为环的一个理想以及约化为环中任意一个非零元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3.
使用B3LYP/6-31G^*方法,优化得到了丙氨酸二肽分子的6个稳定构象,从特殊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氢键环和五元环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影响二肽构象稳定性的因素,并估算了相关弱相互作用的能量。  相似文献   
64.
对解析函数洛朗展式作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确定洛朗展式形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直齿锥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是重要的检验项目,是影响齿距累积误差和齿距误差的重要因素。介绍了齿圈径向跳动出现的几种情况,探讨了齿距累积误差以及齿距误差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6.
设R是一个特征不是2的整环或是一个以2为单位的局部环,N是R上Dn(n≥4)型Chevalley代数的由正根基向量生成的幂零子代数.证明了N的任一个自同构φ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图自同构gσ、对角自同构dχ、极点自同构ξb、中心自同构μc、内自同构i的乘积,并且N的自同构群Aut,(N)=(),其中()分别是N的图自同构群、对角自同构群、极点自同构群、中心自同构群、内自同构群.  相似文献   
67.
设R是一个以2为单位的交换环。N是R上由Bn型Chevalley代数的正根基向量生成的幂零子代数。证明了N(n≥4)的任一个自同构φ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对角自同构dx,极点自同构ξk、中心自同构μr、内自同构σ的乘积,并且N的自同构群Aut(N)-,其中分别是N(n≥4)的对角自同构群、极点自同构群、中心自同构群、内自同构群,对于n=2.3的情况,我们也确定了N的自同构。  相似文献   
68.
给出Z[c_(1/2)]环的定义,并定义Z[c_(1/2)]环上的元素范数;讨论Z[c_(1/2)]环关于任意主理想的商环的个数,进而得到Z[c_(1/2)]中主理想是极大理想的充要条件,特别在Z[c_(1/2)]是主理想整环的条件下,得到了Z[c_(1/2)]的元素是素元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9.
笔者采用边界元方法,研究浮环转速变化对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轴承、轴颈、浮环内外表面所受压力随浮环转速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The packet queueing dela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a data network and is also a signific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scheduling buffer design for a network node.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ffic queueing model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networks and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queueing delays in RPR nodes. The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queueing delays of different priority traffic for different transit queue modes.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 the transmit direction, lower priority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than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and that Class-A traffic is delayed more in a single-queue ring than in a dual-queue ring. In the transit direction, the second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traffic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single-queue ring, which in turn causes more delay than the primary transit buffer in the dual-queue 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