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54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交联酶聚集体法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为提高酸性木聚糖酶的稳定性,使用该法固定化微紫青霉产酸性木聚糖酶,制备无载体固定化木聚糖酶,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选的制备条件为将质量浓度0.36mg/mL的酸性木聚糖酶粗酶液在冰水浴中经饱和质量分数为85%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于40℃,加入终体积分数为0.14%的戊二醛,交联4h可获得较高活性的交联酶聚集体,酶活保留率达42.2%。这有助于酸性木聚糖酶更好地在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72.
为了筛选出高产油菌株,本实验采用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方法(苏丹黑染色法)对常现青霉P1、土壤青霉P3、绿色木霉L1、红色脉孢霉H1四株霉菌进行跟踪观察,通过在不同葡萄糖浓度梯度的发酵液中摇瓶培养,并分析菌种生物量、葡萄糖利用率和油脂含量,从而确定最经济有效的葡萄糖浓度。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霉菌油脂的合成,L1菌株在培养基中初始葡萄糖浓度为4%时,积累生物量、葡萄糖转化率均较大,油脂产量最佳为2.598g/L,菌体油含量达到38.62%(细胞干重)。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利用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包埋简单节杆菌转化醋酸可的松脱氢的动力学过程。实验测得了醋酸可的松在Tris-HCl缓冲液中的饱和浓度和在该固定化细胞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采用排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4.
测定了37°C下以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为催化剂,50μmol/LL-天冬酰胺的Tris缓冲液(pH=7.4)为底物的时歇反应转化率,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传质-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反应过程,并揭示固定化酶的传质-催化过程受扩散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75.
非厌氧下HJ9211冻干双歧杆菌的存活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非厌氧条件下HJ9211冻干岐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特性,并对其存活期进行了加速预测及验证,同时对不同浓度HJ9211冻干粉在不同pH的人工胃液中的存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存活期的预测数据与实测验证数据吻合;(2)在非厌氧情况下,HJ9211冻干粉的存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失活系数K4℃=0.000018,K37℃=0.0306,K45℃=0.207,K55℃=0.997;(3)人  相似文献   
76.
磁场影响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丹麦Novo公司测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SweetzymeT)活力的反应体系 ,用半胱氨酸 -咔唑法评价酶的活性 ,研究了磁场在不同条件下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发现 :在不同磁化时间、温度、磁场强度和pH条件下磁化底物 ,使其活性增加可达 2 8 6 % ,并且具有可逆性 ,但磁化固定化酶或磁场作用于酶—底物反应体系 ,未见酶活力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7.
根际微生物与地膜甜菜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地膜甜菜生长发育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甜菜不同生育期与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总数及主要生理群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分析。结果表明,甜菜的生育期和糖分积累与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rrobacterfreundii)和异型构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le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106、2.04×106和1.11×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104、1.67×104和1.61×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79.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异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tlococcus 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 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x10~6、2. 04 x 10~6和 1. 11x 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x10~4、1.67x10~4和1.61x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80.
用海藻酸钙包埋黑曲霉Ax-6分生孢子制成固定化孢子,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表面培养和间歇式培养生产柠檬酸,固定化孢子在14%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pH为3.8,温度为35℃下表面培养13d,柠檬酸产量为65.53g.L^-1,在相同条件下,间歇式培养31d,柠檬酸的产量保持在52.15-81.02g.l^-1,第2批柠檬酸产量高达81.02g.L^-1,而游离孢子仅保持发酵17d。第2批柠檬酸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