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2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维护自身统治的治国策略,也表明了尚奇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相似文献   
12.
黎欢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68-72
食指(郭路生)的诗歌在革时期以手抄本的形式秘密流传。他的诗作以其个人情怀的渲染对个性缺失的学模式进行了“变格”,显示着人性与艺术的觉醒和探索。同时,食指在创作立场、心态上的矛盾也展示了一体化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精神矛盾。  相似文献   
13.
钟声的奥秘--《枫桥夜泊》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张继的《枫桥夜泊》,历史上有过很多种探讨。但这首诗的魅力究竟何在,而使它久传不衰呢?钟声所表达的禅机正是破解这个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新诗创作并发表诗作的诗人,可称为“初期白话三诗人”。在中国现代新诗的草创期,“初期白话三诗人”的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都是很有探索意义的,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唐代边塞诗作充盈着强烈的悲剧精神。一方面,悲剧精神是诗人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的自觉意识,以及随之产生的悲悯情怀;另一方面,悲剧精神是诗人面对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来的悲壮气概。  相似文献   
16.
从创作及翻译作品对比看苏曼殊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是中国著名的文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创作及翻译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对苏曼殊创作和翻译的小说及诗歌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创作与翻译特点上的异同,及形成某些翻译特点的原因,可从中领会他的翻译思想以及其翻译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谢坦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108-113
华兹华斯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倡导用老百姓的语言入诗,为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写下了纲领性文献——《抒情歌谣集二版序》。但他的诗中也存在些瑕疵,即他的一些诗歌中诗情与诗意间有些许的裂痕,这点在与同时代诗人诗作的比较中可看得更加的清晰。而诗情与诗意二者的化合程度却是评判诗作优劣的最终标准之一。艾略特认为英国自17世纪以后诗歌中出现了"感性脱节"现象。其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中也有类似的瑕疵。  相似文献   
18.
熊念劬《宋人如话诗选》是一部白话宋代诗歌选本,此选是在近代白话运动思潮影响下的产物,针对前人时贤对宋诗的贬抑,特意编撰了此选,藉以抬高宋诗的地位,并以之作为效法的范本;此选对江西诗派和宋代诗僧惠洪尤为措意。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秋至大历元年(766)春末,杜甫流寓云安写下32首诗篇.云安诗是夔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云安诗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云安诗的山川风物,云安诗中的诗人交游、云安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20.
张红霞 《镇江高专学报》2012,25(2):14-15,28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诗想象丰富,意象奇特,意境雄浑,变幻莫测,带着浓厚的理想色彩。深度解读天姥山的象征意味,可以感受、体会诗人梦中攀越天姥山的情感经历,从而获得独到的理想感悟和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