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24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3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针对选煤厂浮选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浮选药剂进行改进,探讨一种新型煤泥浮选促进剂CG的制备工艺,将促进剂CG与柴油按比例配制成新捕收剂,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和相关机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发现新捕收剂与煤样作用后,在2 325 cm-1附近出现新的羧基吸收峰,表明新捕收剂与煤样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通过Zeta电位分析,发现新捕收剂对煤样的吸附使煤粒表面Ze-ta电位减小,表明促进剂CG的极性基与煤表面亲水的含氧官能团发生氢键吸附,除去了含氧官能团对煤浮选的不利影响,使煤粒表面的疏水性增大。结果表明,使用新捕收剂比之柴油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热特性,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手段,结合红外成像技术与非接触式可视化观测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表面温度分布特征及不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下的温度均衡性和不同测量点的温升特性。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极耳附近区域为主要的产热源,且放电倍率越高,产热量越大;电池温度上升越快,最高温度越高,电池温度均衡性越差; 1C放电时,电池表面的温度梯度以多个类半圆形温区呈现;并以正极区为圆心向整个电池扩展; 2C放电时,初期形成的两个半圆形温区重合为一个以圆弧为下边的类矩形温区,直至扩展到电池下边缘;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温升速率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及研究成果,可以合理改进电池单体结构,设计电池组或电池包散热方案,提高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3.
合成了一种含有(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活性基团的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二硫代甲酸盐(MPPDTF),式中MPP基团是与5-HT1A脑受体具有高亲和性的药效团.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及质谱(EI-MS)等表征确认了配体的结构.99mTcN核标记配合物按两步法制备:先由药盒法制得中间体([99mTc≡N]i2nt ),然后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制得最终标记配合物(99mTcN(MPPDTF)2).配体交换反应条件在配体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方面经过细致的优化,在最佳标记条件下可制得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的最终配合物.中间体和最终配合物的制备均经过TLC和HPLC鉴定.99mTcN(MPPDTF)2配合物为中性、脂溶性配合物(P=49.5±3.5,n=3),在室温下放置6 h以上放化纯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4.
提出的补偿方法不依赖于对组织数据的初始化分类,而是从原始数据中抽取组织特征映射到二维可视化平面.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界保护滤波,然后归纳出4种基于图像灰度信息的特征映射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补偿方法得到的图像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它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5.
基于Mobile 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MobileAgent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传送Agent实现关键主机的隐藏,提高系统的抗攻击性;采用分区域管理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及适应性;在CIDF通信协议下,采用协作Agent实现多个入侵检测系统的协同工作.此外,还对模型的优缺点做了分析,为将来MobileAgent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6.
以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亚乙烯基二膦酸(EDP)配体.通过1HNMR测定进行了结构确认;经99mTc标记后,标记率高于95%.体外稳定性测定表明,6h后放化纯度仍保持在90%以上.小鼠体内分布实验表明,99mTc-EDP与99mTc-MDP(99mTc-亚甲基二膦酸)均具有较强的亲骨性能,99mTc-EDP骨摄取优于99mTc-MDP,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骨与非靶器官摄取的比值都在增加,远远高于99mTc-MDP.进行了狗SPECT全身骨显像实验,2h后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7.
偏振图像伪彩色融合对提高视觉感知和目标判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空间调制型全偏振参量矩阵的低秩和稀疏特性,提出基于贝叶斯概率鲁棒性矩阵分解融合方法。首先,根据偏振调制和解析算法构造偏振参量矩阵,同时合成强度图像;其次,对参量矩阵进行基于改进的贝叶斯概率参量矩阵分解,降低背景噪声和亮度变化等干扰,分别获得参量图像的稀疏和低秩成分;然后利用方差、清晰度和信息熵进行模糊积分,获得显著性参量图像,与合成强度图像一起进行像素级增强;最后,经直方图规定化和IHS颜色映射,得到伪彩色融合结果。实验选择多种材质与目标的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通过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指标比较,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随着激光的诞生,光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盘点了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微纳光学、超强激光、成像技术、量子通信、太赫兹技术、光学通信、生物光子学、人工智能用于光学检测8个光学技术研究领域,回顾了这些领域在2019年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59.
随着红外探测器性能的不断提升, 红外目标跟踪在智能安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 依赖其进行目标跟踪仍然是一个制约相关应用发展的难题。针对红外图像分辨率低的特点, 以多域网络为模型算法框架, 结合目标运动过程中的尺寸变化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网络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为了评估算法性能, 分别在VOT-TIR2016数据库和AMCOM红外数据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目标尺度预测机制能够显著提高算法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腹腔干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腹痛患者的腹腔干动脉进行检查,观察的内容包括腹腔干起始段管腔有无斑块、血栓等引起的狭窄,测量腹腔干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以30例门诊常规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照组腹腔干二维声像改变,并测量起始段血流PSV。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24例腹腔干动脉狭窄,其中起始段粥样硬化斑块16例,血栓栓塞7例,孤立性夹层动脉瘤并血栓形成1例。狭窄处血流PSV最高为420 cm/s,最低为228 cm/s,平均为(304.52±53.75)cm/s。对照组腹腔干起始段血流PSV最高为178 cm/s,最低为81 cm/s,平均为(113.33±19.70)cm/s。狭窄组患者腹腔干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起始段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42,P<0.000 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腹腔干狭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准确显示腹腔干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腹痛患者的病因筛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