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5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85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641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钢闸门结构时变刚度模型及其可靠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可靠性原理,建立了水工钢闸门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提出了钢闸门结构刚度可靠度分析的3种计算模式.对影响钢闸门结构构件刚度衰减的主要因素——钢材锈蚀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锈蚀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得到了闸门构件刚度的衰减模型.以受弯构件为例,采用JC法对其刚度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其刚度可靠指标满足结构可靠性总原则的要求,且露顶门的刚度可靠指标大于潜孔门的刚度可靠指标,从而初步确定了现行水工钢闸门设计规范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刚度目标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2.
基于晶粒尺寸的结构钢热变形流变应力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晶粒尺寸角度出发,提出晶粒形变度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用以描述金属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数学模型,具有精度高、简单直观、受分界点影响小且计算曲线连续等优点.该模型具有一定微观物理基础,既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前的强化阶段,又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后软化阶段的热变形流变应力,对两种结构钢的热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及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3.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84.
某特钢厂改进熔炼不锈钢电弧炉操作工艺、造渣制度和采用炉渣发泡技术后,使电弧炉炉衬寿命从30炉提高到60炉以上,并保证2台30tEBT电弧炉与l台30tAOD妒相匹配。炉衬寿命进一步提高后,可望l台EBT电弧炉与l台AOD炉相匹配,提高不锈钢产量。  相似文献   
85.
碳钢在液/固双相管流中的磨损腐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利用自行研制的管流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研究了碳钢在液/固双相流中的磨损腐蚀。结果表明碳钢在流动 5%河砂的双相 3.5 %NaCl溶液中 ,磨损腐蚀速度随流速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大 ,没有出现像单相流中磨损腐蚀速度显著降低的流速区段 ,其磨损腐蚀过程仍主要受阴极氧扩散控制。在液/固双相流中 ,碳钢阻抗谱为双容抗半圆弧 ,且都出现低频收缩现象。对碳钢施加阴极电流 ,由于抑制了电化学因素 ,大幅度削弱了与流体力学因素的协同效应 ,使碳钢腐蚀大大减轻。证明了在双相管流中 ,碳钢磨损腐蚀过程仍主要受电化学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6.
热作模具钢连轧过程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及其接触分析技术,在准确制定相关边界条件基础上对Φ200mm规格的热作模具钢二机架热连轧过程的金属三维流动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准确地计算了力学参数(如轧制力和力矩)的分布情况并对轧辊强度进行了分析,从中确定了安全可行的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V C双重离子注入合成纳米结构、相变和抗磨损机制.研究表明,注入后可改变钢的成分,V与Fe原子比最高可达到28%;形成了纳米相弥散强化结构和无序相强化结构.从而提高了钢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可提高23%~146%;抗磨损也有着明显的提高,磨损阻抗为未注入钢的2.2~3.6倍.  相似文献   
88.
改性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获得具有经济性和良好技术性能的混凝土结构,有必要研究改性腈纶纤维(以下简称腈纶纤维)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极限的增强作用。用四点加载方法研究了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腈纶纤维体积分数为0.085%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11.7%和15.7%;当应力水平为0.90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弯曲寿命分别是素混凝土的22倍和29.01倍。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优于底层只撒布一层钢纤维或只采用腈纶纤维来增强的混凝土梁。复合纤维增强混凝土适用于道路及机场跑道。  相似文献   
89.
钢结构抗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结构是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可利用空间大等优点,但其耐火性较差,因此钢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钢结构抗火研究的主要试验结果和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的结构抗火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0.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了不同偏心率、不同长细比的钢管煤矸石砼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指出了均匀设计的优越性:推导出了计算钢管煤矸石砼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分析了长细比与偏心距对偏心受压构件承裁力的交互影响;推导出了极限状态时偏心受压构件中截面的中性轴、挠度与偏心距和长细比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