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73篇
系统科学   126篇
丛书文集   14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4564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竹材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工艺参数,但还必须考虑炉内的氧气含量。通过调节进入炉内的氮气和空气流量,并采用氧传感器实时测定并控制炉内氧分压,研究了炉内氧含量对竹材炭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内氧分压增加,得炭率下降。因此传统土窑炭化时应严格控制进入炉内的氧气含量,形成缺氧的高温热解环境,防止竹炭自燃,使竹材在平衡氧分压(中性)或还原性高温气氛中炭化。  相似文献   
172.
根据分子中原子的特性和连接性,将分子中原子i的特征值定义为iQδ.由iQδ建构了修正的拓扑定位指数mQt,mQt具有很强的结构选择性,且计算简单.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氯代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不同色谱柱上(SE-30/160℃、SE-30/100℃、CW 20M/100℃、DB-5、SE-54、OV-101)的色谱保留值与mQt的QSRR相关模型,各样本总体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7(R≥0.99(54.55%),0.95≤R<0.99(45.45%))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解释氯代芳烃及其衍生物的色谱保留值的递变规律,而且模型的相关系数高、预测能力强、可靠性和稳健性好.  相似文献   
173.
根据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了计算取代芳烃原子点价δi的新方法,并由δi建构了取代芳烃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n,用mXn与取代芳烃对斜生栅列藻急性毒性,诱发浮萍萎黄病毒性、绿藻毒性、大型蚤毒性、斑马鱼毒性和金鱼毒性等6项生物活性相关联,获得令人满意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应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975 8、0.984 6、0....  相似文献   
174.
一类带调和势的随机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爆破解(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一类带调和势的随机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众所周知,带白噪声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描述了非线形色散波在非齐次或随机介质中的传播.首先给出带调和势的随机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一些准备知识,通过建立该方程的性质,运用随机分析方法,证明了临界和超临界情形下解在对应能量空间中的爆破性质,推广了带调和势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在确定情形下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5.
LiH基态分子(X1∑+)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量子力学从头算方法,分别运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 ISD(T)/6-311++G(3df,2pd)方法和电子相关单双耦合簇CCSD(T)/6-311++G**研究了氢化锂(L iH)分子基态的结构与势能函数,计算其光谱数据(ωe、ωeeχ、Be、αe、De),结果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表明L iH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可用经修正的Murrell-Sorb ie+c6函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76.
啤酒花中异葎草酮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中成分异葎草酮(tetrahydro-iso-α-acid)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并初步揭示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MMP)测定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l23,Rh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异葎草酮对SGC-7901和HepG-2的IC50分别为13.4μg/mL和11.58μg/mL.异葎草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异葎草酮可以导致SGC-7901和HepG-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异葎草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异葎草酮是通过线粒体路径启动细胞凋亡的,而且诱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其引起细胞凋亡发生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7.
一种二维数字化齿面加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字化共轭曲面原理和齿轮啮合原理对数字化齿面加工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聚焦于离散表达的数字化齿面与解析表达的刀具面在加工过程中的几何关系与相对运动.求得刀具截形上与数字化齿面每个离散点对应的共轭点及它们相互接触时的对应共轭运动,将所求离散展成运动参数自动排序,插值形成连续共轭运动,实现对数字化齿面的连续加工.二维非标准数字化修形齿面的插削展成加工仿真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8.
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洪涛  左其亭 《河南科学》2007,25(3):432-435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说明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开发问题和潜力,论证郑州市属于资源缺水型城市,并对今后郑州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郑州市水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9.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1],主要为害沙棘的根干部。在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发生,致使沙棘原料锐减,很多工厂被迫停产,给当地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在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除为害沙棘外,还可寄生梨树和苹果树,是我国“三北”地区本地害虫。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引种沙棘,导致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被认为是本地害虫危害引进树种的一个典型例子[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沙棘援助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非洲沙棘…  相似文献   
180.
Refsum disease is a rare, inherite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ccumulation of the dietary branched-chain fatty acid phytanic acid in plasma and tissues caused by a defect in the alphaoxidation pathway. The accumulation of phytanic acid is believed to be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cause of the disease. However, the exact mechanism(s) by which phytanic acid exerts its toxicity have not been resolve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phytanic acid on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digitonin-permeabilized fibroblasts, phytanic acid decreases ATP synthesis, whereas substrate oxidation per se is not affected. Importantly, studies in intact fibroblasts revealed that phytanic acid decreases both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NAD(P)H autofluorescence.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described here show that unesterified phytanic acid exerts its toxic effect mainly through its protonophoric action, at least in human skin fibroblasts. Received 4 August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6 September 2007; accepted 10 October 2007 J. C. Komen, F. Distelmaier: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