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56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528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A blended polymer adsorbent prepared using acrylic acid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polymer was prepared using thermally induced polymerization and phase inversion. The blended 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environ- 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sorption data was fit to linearize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Dubinin-Radushkevich (D-R) isotherms models.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was evaluated using pseudo-first-order, pseudo-second-order,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kinetic reaction models. △H0 is greater than 0, AGo is lower than 0, and △S0 is greater than 0, which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 (Ⅱ) by the blended polymer i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proces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fits better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an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gives a better fit to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is assumed to be 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cupric ion and the carboxylic acid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blended polymer.  相似文献   
392.
热浸Zn-Ti合金镀层的显微组织与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抑制热镀锌过程中因含硅活性钢引起的镀层超厚生长,本文采用在纯锌浴中加Ti的方法,研究了0.09%Si钢在含低于0.1%Ti的几种锌浴中热浸镀获得的组织,并采用盐雾腐蚀,电化学极化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了Zn和Zn-Ti镀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锌浴中Ti含量的增加,Ti对ζ相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合金层厚度逐渐减薄,Ti能有效地抑制含硅活性钢镀层的超厚生长。当Ti含量大于0.05%时,镀层中出现Γ2粒子。Zn-Ti合金镀层在5%NaCl溶液中发生自发腐蚀的倾向小于Zn镀层,其极化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能提高。Zn-Ti镀层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由ZnO 和TiO2组成。锌钛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纯锌镀层是由于在镀层表面形成了更加稳定的TiO2膜。  相似文献   
393.
交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中,针对金属微粒带电运动的较大随机性和现场试验手段的局限性,本文参考国内正运行的某252 kV交流GIL的尺寸,在COMSOL中建立1:1的三维仿真模型,以此实现模拟的仿真运动轨迹与实际运动轨迹之间的有效对称性。首先,获取运行电压等级下不同尺寸微粒的动态特性;其次,考虑不同形状的微粒陷阱,从电场调控、捕获概率角度优化了陷阱主要参数;最后,在盆式绝缘子凹凸面两侧各布置微粒陷阱,优化布置策略,并提出了针对252kV交流GIL的微粒陷阱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取圆孔形状微粒陷阱及其厚度、槽间距和槽宽度分别为10mm、6mm和8mm,并且当距凹凸面绝缘子两边分别70mm和80mm处的外壳底部各布置一个陷阱时,两边陷阱的捕获率分别可高达78%和70%。因此,本文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对某电压等级交流GIL优化微粒陷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4.
对含有磁场的相对论热等离子体的同步加速辐射,考虑等离子体的自吸收,求解辐射转移方程,得到等离子体表面向外的同步加速辐射的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395.
研究了用废牦牛毛为原料提取重要医药原料胱氨酸,用制备胱氨酸后的母液生产新型饲料添加剂——复合氨基酸螯合物.  相似文献   
396.
介绍了循环氨水产生、冷却煤气的机理,阐述了循环氨水余热采暖在实际生产中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397.
重点阐述了水轮机转轮制造的新技术,包括转轮叶片数控加工、热弯成型、双电子经纬仪、三维数显划线机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和转轮平衡工艺等.  相似文献   
398.
 地下水渗流是重金属扩散的主要作用之一。基于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对流、弥散、源汇作用,在不考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的情况下,以帷幕工程为对象,分析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阻滞效应。应用GMS 软件建立了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对流-弥散仿真模型和抽压水井扰动下的地下水修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帷幕工程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和运移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降低了污染物扩散半径。在污染源持续补给的状态下,365 d 的扩散距离从900 m 缩短为465 m;帷幕工程外部观测点的污染物质量浓度从2.8 mg/L 减少到1.42 mg/L,降低了50%;在抽压水井的扰动下,帷幕工程内部凝固态污染物和溶解态污染物被吸附和被稀释的反应速度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99.
采用经改性的β-环糊精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其对Fe2+、Cu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并研究了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p H值等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的交联聚合物对Fe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8%,对Cu2+的去除率为25.9%.  相似文献   
400.
通过悬浮聚合制备Fe3O4/聚(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磁性微球,考察了微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磁性吸附剂粒径35~55μm,Fe3O4质量分数18%,能有效吸附金属离子。由Langmuir模型得到的饱和吸附容量为别为:Hg2 2.3mmol/g,Cu2 2.2mmol/g,Ni2 1.1mmol/g。由Lagergrent方程计算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Hg2 0.023min-1,Cu2 0.034min-1,Ni2 0.036min-1。吸附剂可用1mol/LH2SO4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