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93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2篇 |
丛书文集 | 59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21篇 |
综合类 | 2587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77篇 |
2006年 | 146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地面储煤堆自燃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实测和实验室试验,在分析地面储煤堆自燃规律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伸缩深基点测温仪表,并应用于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露天储煤场,得出煤堆自热层、自燃层深度值及煤峪口地面储煤堆自燃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43.
超表面全息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全息成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拓展了电磁超表面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梳理超表面全息成像的发展脉络,以技术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地回顾了超表面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受益于超表面技术的全息成像模式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超表面全息术逐渐从可见光频段向微波频段发展,从静态重现向动态全息演变,因此,着重介绍了超表面全息术的未来方向——可重构超表面及其动态全息技术,并且从超表面单元高性能创新技术、超表面阵列全息模式以及超表面全息系统研究3个方面对可重构超表面全息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为保障地下储气库安全运行,发挥储气库在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以及战略储备方面的重要作用,需对储气库密封、地面设施、井筒等风险展开分析,涉及设计、施工、运营全生命周期。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中,风险矩阵法运用广泛,但存在主观性较强、风险等级界定模糊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RM-kmeans的储气库风险量化分级评估方法,引入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以某气藏型储气库为例,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辅助风险矩阵对全生命周期风险进行量化分级评估。结果表明,储气库设计期需重点关注组织管理,施工期需重点关注施工技术方案与人员的专业素质,运营期需重点关注设备完整性与运行工况。较传统风险矩阵法而言,基于RM-kmeans的方法对于高风险的分级能力提升100%,对低风险的分级能力提升62.3%,提高了风险评估的符合性,为风险矩阵提供量化数据支撑,为储气库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与事故预防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45.
金属和合金的吸放氢反应是储氢材料进行的基本物理化学反应。它应服从基本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为此,想要改善储氢材料的性能,研发新型的储氢材料就需要对此过程的理论和实验两方面作深入的研究。通过热力学和相图能估算储氢的能力,预估吸放氢的可能温度,但要使储氢材料变得切实可行,还需要靠动力学方面的工作。笔者从热力学和相图入手,研究了储氢材料的特征,分析了传统的动力学处理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新的动力学模型,从而将为寻求新型的储氢材料提供有效的工具。笔者还总结了从实验上探索的一些新型储氢体系。 相似文献
46.
47.
军事用途的地下洞库,防水施工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防水施工是系统的施工过程,贯穿于洞库施工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没有处理好,都会给整个工程留下隐患,从而影响到洞库的使用效果,加大后期使用成本。通过阐述6205洞室各施工阶段防水施工的控制要点,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提出防水施工的具体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48.
49.
50.
Oddi S Fezza F Pasquariello N De Simone C Rapino C Dainese E Finazzi-Agrò A Maccarrone M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 CMLS》2008,65(5):840-850
Anandamide is a lipid messenger that carries out a wide variety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anandamide
accumulation involves binding to a saturable cellular component.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e(s)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we
analyzed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both biotinylated and radiolabeled anandamide, providing direct evidence that lipid
droplets, also known as adiposomes, constitute a dynamic reservoir for the sequestration of anandamide. In addition,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anandamide-hydrolase is also spatially associated with lipid droplets,
and that cells with a larger adiposome compartment have an enhanced catabolism of anandamide. Overall,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diposomes may have a critical role in accumulating anandamide, possibly by connecting plasma membrane to internal organelles
along the metabolic route of this endocannabinoid.
S. Oddi, F. Fezza: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stud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