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SBAR中培养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气升式间歇反应器研究了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分别考查了厌氧颗粒污泥和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时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及其特性的不同,并且分析了循环时间为4 h和12h时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群形态和粒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接种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相对密度达1.025,含水率96%,而厌氧颗粒污泥驯化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相对密度为1.008 7,含水率98%;在4 h循环时间下,颗粒粒径主要在1.5~2.0 mm,杆菌为优势菌,而在12 h循环时间下,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分布在1.0~1.5 mm,球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22.
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CDIO教育理念对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实验室开放模式和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深锥浓密机是膏体制备的关键设备,而泥层高度影响着浓密机内部料浆沉降速度和压密浓度。通过量筒静态沉降试验发现,扰动区料浆沉降速度最快,无明显规律;沉降区料浆高度越高,沉降速度越快;压密区为匀速沉降。采用动态搅拌装置,对不同泥层高度料浆浓密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泥层高度一定时,料浆浓度的变化速率随着压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6h内料浆浓度变化最快,压密效率最高,当压密时间达到12h时,极限质量分数变化很小;在相同压密时间下,不同泥层高度下料浆极限质量分数范围为71.23%—74.43%。经分析,该料浆质量分数达到70%以上时,极限质量分数值与高径比呈线性正相关。因此,泥层高度是影响底流浓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穿越粉煤灰沉淀池场区的某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场区的工程性状和承载特性,并对粉煤灰用于路床填筑材料时的施工配合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孔隙比大,黏聚力低,渗水性较好,适宜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强夯法加固处理后粉煤灰沉淀池场区最大压实度可达93%,其承载力特征值约为加固前场区承载力特征值的1. 9倍。粉煤灰填筑路床区时,采用粉煤灰∶黏性土为7∶3,外掺水泥为5%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可满足粉煤灰路堤压实度96%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将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改性后,通过活化度和吸油值确定钛酸酯改性剂用量在2.5%时为最佳用量。然后通过在液体石蜡中的沉降体积验证了此改性剂用量可以作为最佳剂量,最后给出了偶联剂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6.
利用反应器生态系统的ASM2号数学模型及状态点分析法分析银川一污水处理厂的工艺.ASM2号模型将氧化沟分段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水厂运行数据拟合良好;状态点分析法用于分析二沉池的运行工况;通过改变MLSS和活性污泥回流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为水厂的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7.
以DMAP为催化剂,对高位阻叔丁醇与乙酸酐之间发生的酰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筛选出了可使产物收率达到87%以上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8.
确定水中低浓度离散性颗粒粒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出水中离散性颗粒的沉速,推求出颗粒粒径,为水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根据胜华炼油厂曝气沉淀池 1996年的实际运行数据 ,按照活性污泥法运行控制条件F/mb=0 .3~ 0 .6分析了曝气沉淀池的运行工况。结果发现 ,大部分时间内曝气沉淀池处于非良性运行工况下 ,池内养料相对不足。采用数学回归方法建立了出水底物浓度数学模型 (COD模型 )。方差分析表明 ,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拟合相关性较好。当θ <2 5℃时 ,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 =0 .95 ;当θ≥ 2 5℃时 ,R =0 .94。根据拟合方程 ,用C语言对曝气沉淀池处理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30.
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相对应的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计算结果相对集中于3.0-4.0m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