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自由沉淀实验数据计算机辅助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沉淀实验中数据处理量大,处理步骤比较繁琐。文章探讨了如何采用VisualBasic6.0编程语言设计计算机程序,用于该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程序使用方便、效果理想,能够准确绘出沉降效率(E)与颗粒沉速(u)关系曲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矩形沉淀池内悬浮物沉降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模拟平流式沉淀池中悬浮物的沉降过程模型,以预测沉淀池的去除率。利用标准k-ε紊流模型,考虑悬浮物沉降引起的水体密度变化,采用非正交同位网格下S IM PLE算法求解水动力和悬浮物沉降的耦合模型,使用了能够反映悬浮物沉降特性的双指数沉速公式,底边界上考虑水流对淤泥的冲刷作用,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沉淀池内水流和悬浮物运动情况。比较各工况下沉淀池去除率,得出的最佳挡板高度与经验值相符,同时利用E.Im am所做物理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在水流流场和悬浮物浓度分布中均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缺乏输入整形技术的实验平台,提出在保持现有直线倒立摆实验系统条件下进行的二次开发,使其能够完成新的实验功能。该实验平台不但能够为本科生提供自动控制原理学习的实验,而且可作为研究生研究输入整形理论和实验相互验证的平台。从而提高该实验设备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批沉降实验研究活性污泥沉降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批沉降实验研究了活性污泥的区域沉降和压缩沉降规律,确定了沉降特性参数.考察了经验公式法确定区域沉降速率参数,发现其与实验测定值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了一个关于压缩沉降过程中污泥层高度与时间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方法;运用批沉降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为理想地描述压缩沉降过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区域沉降到压缩沉降临界点的理论公式,导出了一个新的压缩沉降速率公式,表明压缩沉降速率不仅和沉降时间有关.还和污泥的初始浓度及污泥层初始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5.
顾睿  闫伟伟 《江西科学》2009,27(5):750-752
针对黄石某药业公司膏剂和搽剂生产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情况,设计选用了厌氧+二级接触氧化+斜管沉淀工艺,整体工程对色度、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7.6%、93.2%、92.9%和81.2%,出水水质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对该企业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采用斜板隔油-絮凝-加压气浮法对原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合理、有效,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7.
黄鑫  苏漫漫  付英 《山东科学》2020,33(2):106-112
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聚合钛铁净水剂(I-PTF),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微观特性。通过烧杯实验和污泥沉降实验研究I-PTF净水效果和污泥沉降性能,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污泥形貌。结果表明:I-PTF对CODCr的去除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在投药量为168 mg/L时,I-PTF对于CODCr的去除率比PAC高22%;与PAC相比,I-PTF的污泥体积减量率达到80%以上,其沉降速度也快,11 min左右即可沉降完成;I-PTF形成的絮团更加紧密,边界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08.
悬浮颗粒的下沉速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得这个速度。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预沉池模型试验装置,对兰州精煤粉进行水力分选。分析表明,该池结构合理,布水均匀,流速递减,利于颗粒分选,在控制来流等条件下,通过管阀对分选落淤的颗粒定时排放,可以获得稳定的分砂效果。经计算配砂,最终配置出与设计相吻合的6组共4t模型砂。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