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377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66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考察的对象。要理清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二者以什么角色去建立法律关系。总结起来,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与大学生建立的是行政法律关系;以教育教学的名义成为民事主体,与大学生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因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言人成为集体法人,与大学生建立的是特别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2.
利玛窦构建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他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为他到中国传播西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数学赢取民心支持,在中国不仅传播了欧氏几何,而且还传播了大量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他一方面激活了正在走向衰落的中国传统数学,开创了中西数学文化融合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的成长、成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考察了斯泰福大学的管理架构与办学特色,认为英国地方大学的崛起与发展,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朝着应用型、现代化方向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同类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运用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文化系统中的价值取向.同时本文从中国古代数学在十三世纪下半叶价值观念发生变动的角度,对宋元数学的兴衰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数学方法论的角度,具体论述和评析了西方数学直观随数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和演变方式。  相似文献   
26.
大学形象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形象是大学无形的财富,她由自然形象、历史形象、品牌形象、校长形象、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形象构成,既是学校走向成功的结果,更是学校走向新的成功的更大的前提。文章就如何塑造大学形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7.
设p是奇素数,D是无平方因子正整数。文章证明了:当p>3时,如果D不能被p或2kp+1形之素数整除,则方程xp+2p=Dy2没有适合gcd(x,y)=1的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28.
数学基础的研究,形成了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三大学派,其运用理性主义构造数学,认为数学是一个欧几里得系统。拉卡托斯通过对三大学派所做工作分析之后,认为数学是一个拟经验系统,数学的真理性是被“说明”,而不是被“证明”的,它的发展模式是:问题——猜测——反驳,数学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由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是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这种走向表明数学在不断追求完美与和谐。  相似文献   
29.
结合数学教育近20年改革发展情况,分析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提出背景、思想认识、物质基础方面的不同点和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揭示二者的辩证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数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试图倡导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