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6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15篇
系统科学   465篇
丛书文集   195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90篇
综合类   958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路堤填土施工过程和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高路堤边坡的受力情况、位移和破坏机理进行研究, 分析土工格栅的长度、刚度以及铺设间距等参数对路堤变形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选择模量高, 延伸率适宜的土工格栅对减少路堤侧向位移和提高高路堤的稳定性具有明显效果;随着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 每层土工格栅所受拉力的最大峰值逐渐移向路堤内部;土工格栅所受的拉力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最大拉力出现在堤底第2层上;当路堤边坡较陡时(坡率为1:m, m≤1.0), 土工格栅的加筋长度宜取5.5~8 m;土工格栅的铺设间距宜为60 cm.  相似文献   
62.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铝涂层。用Q235钢、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3种试样进行400℃和500℃涂层氧化和失效试验,并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在Q235钢基体上电弧喷涂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可以提高试样的抗氧化能力,但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相同的温度下,封孔铝涂层试样氧化速度最低,铝涂层试样和Q235钢试样的氧化速度大约分别是它的2倍和3倍。氧化过程中,氧化气体渗透到涂层内部,Al2O3膜不断生成、破碎和剥落,并在涂层颗粒机械结合部位堆积,产生的张应力造成涂层的内聚强度降低,塑性和密封性能变差,防腐作用减弱,这是涂层氧化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在振动丝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黏度仪,其工作原理是将截面为圆形的振动丝浸在待测液体中,然后让振动丝进行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横向振动,从而测定流体的黏度和密度,写出了相应的工作方程,并对振动丝黏度仪的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振动丝黏度仪主要包括振动丝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信号调节系统.确定了仪器的操作参数,测定了正己烷在298.15~403.15K、0.10MPa和5.1MPa两个压力条件下的黏度和密度.比较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可知,本仪器测量密度时测量误差小于±0.50/0,测量黏度时的测量精度为±0.50/0,测量误差在±2.00/0以内.目前该仪器已经用于高温高压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4.
利用在分子动力学中引入壳层模型方法,模拟了高温高压下NaCl的状态方程.在压强上升到300kbar的广泛温度范围内,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状态方程和实验值吻合的很好,同时也进一步研究了温度300K压强上升到300kbar时NaCl的体积压缩率.  相似文献   
65.
深过冷Cu-20Wt%Pb亚偏晶合金的凝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使Cu-20wt%Pb亚偏晶合金获得了208K的深过冷,在宽过冷范围内研究了Cu-Pb亚偏晶合金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过冷合金熔体初生相为α(Cu),在0~146K的过冷度范围内,均有两次再辉现象;在183~208K的过冷范围内,只出现一次再辉。当△T≤98K时,合金凝固组织为粗大枝晶α 枝晶间Pb相;当116K△≤T≤146K时,凝固组织已无明显的枝晶形貌,组织由细密α基体 细小的Pb颗粒组成;当△T≥183K时,凝固组织与中等过冷度下的组织相似,只是Pb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当△T≥133K时试样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66.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5,50(Z1):124-124
In theory,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uring the coal generating gas to the present low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accum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as from oversaturated to undersaturated. The gas cont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n the south Qinshui basin was 12-35.7 m3/t. According to the isotherm and measured gas content of No. 3 coal, the adsorbed gas content in some wells was highly saturated and oversaturated, which was hard to theoretically understand. In addition, there were no thermogenic and biogenic gases at the late stage in the south Qinshui basin.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the overpressur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esent high saturation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n early Cretaceous,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was characterized by overpressure and high saturation caused by gas generation from coal measure source rocks. In late Cretaceous,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was rapidly uplifted, and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ecreasing, the pressure condition of adsorbed gas changed from overpressure to normal-under pressure, which resulted in the high saturation and gas content in the present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67.
高师数学的教学改革,应有自己的特色,以现代教育理论、数学方法论以及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素质等要求为依据;给出了高师数学“方法论教学法”的理论体系、系统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原则、实施方案,并对实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ATSC HDTV视频输出采用了SMPTE的相应标准.将像素计数与行计数相结合,采用统计行分类编码的算法对SMPTE274M、SMPTE296M、SMPTE293M和SMPTE295M标准的同步与消隐时序控制信号进行了多平台的仿真分析,并在ALTERA公司的EPM7128上最终实现了本设计.  相似文献   
69.
高压受限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电热化学发射中,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重要阶段。该文在自由喷射等离子体发生器实验装置上分别对不同毛细管几何参数、不同贮能水平以及不同毛细管材料等3种情况进行了放电实验研究及分析,得出了负载效率、峰值电流、平均电阻等测量参数与贮能水平和毛细管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现代先进武器系统对弹药提出了大威力和高生存能力的要求,研究开发低敏感高能发射药必将成为21世纪发射药及其装药发展的大趋势。该文讨论了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讨论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在低敏感高能发射药领域涉及的新材料和新实验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指出了我国正处于跨越低易损性发射药的发展阶段,可直接制定并实施兼具低易损性和高能特点的低敏感高能发射药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