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4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489篇
系统科学   325篇
丛书文集   176篇
教育与普及   1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综合类   976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通过土柱栽培实验,对蚕豆/马铃薯间作复合群体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根系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间作蚕豆的根系总干质量在苗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增减了-4.17%,13.40%,15.43%,-6.53%,间作马铃薯的根系总干质量增减分别为-30.98%,38.10%,4.24%,-12.56%.可见,在2作物生长最旺盛时期,间作具有提高根系总质量的作用.同时,间作扩展了蚕豆根系垂直方向的生态位,较深根系分布有利于蚕豆后期的竞争恢复生长.020cm土层,2作物生长前期,间作蚕豆与间作马铃薯的根比例较其单作降低了1.01%,6.17%,根系发生了下移现象;生长中期,间作马铃薯的根系较单作上升了10.77%,表现为根质量密度的上移,间作蚕豆的根比例较单作下降了3.08%.020cm土层,2作物生长前期,间作蚕豆与间作马铃薯的根比例较其单作降低了1.01%,6.17%,根系发生了下移现象;生长中期,间作马铃薯的根系较单作上升了10.77%,表现为根质量密度的上移,间作蚕豆的根比例较单作下降了3.08%.040cm土层,间作群体的根系比例在苗期、盛花期、成熟期与040cm土层,间作群体的根系比例在苗期、盛花期、成熟期与020cm土层的根系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结荚期间作马铃薯根比例比单作上升了9.27%.间作蚕豆在苗期、盛花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却低于相应对照;间作马铃薯在盛花期、结荚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苗期、成熟期的根系含水率低于相应单作.蚕豆/马铃薯间作群体020cm土层的根系比例变化不明显,但结荚期间作马铃薯根比例比单作上升了9.27%.间作蚕豆在苗期、盛花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却低于相应对照;间作马铃薯在盛花期、结荚期的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对照,而苗期、成熟期的根系含水率低于相应单作.蚕豆/马铃薯间作群体080cm深层,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单作,具有更高的贮水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系高活性位点呈下移趋势.根系还原总质量和还原总质量密度呈上高下低的"T"型分布,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080cm深层,根系含水率高于相应单作,具有更高的贮水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系高活性位点呈下移趋势.根系还原总质量和还原总质量密度呈上高下低的"T"型分布,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020cm为高量高密度型,2020cm为高量高密度型,2040,4040,4060cm为中量中密度型,6060cm为中量中密度型,6080cm为低量低密度型.  相似文献   
182.
根据雷达目标散射点的一般模型和特定条件的简化模型;提出用RELAX方法从高分辨雷达回波提取目标散射点分布的位置信息作为目标HRRR的特征向量;利用HRRR对雷达视角敏感这一特点,用隐马尔可夫过程表征多视角雷达回波序列,获得目标距离-方位两维信息,用若干HMM子过程构成的模式链表征一个飞行目标的飞行姿态变化,从而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分类器实现目标类属和方位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实测数据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的平均识率为99.80%和81.2%。  相似文献   
183.
在高频高压输入的情况下,开关器件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耐压不能满足要求.文中论述了一种逆变单元串联的结构,它将输入的高电压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DCAC逆变器.此时,IGBT的工作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为了提高输出功率,输出整流二极管通常并联连接,变压器的副边漏电感作为二极管的均流电感.并分析了高压输入的大功率DCDC逆变器的工作情况,同时给出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4.
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多重TL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层建筑多模态地震反应进行了多重调谐液体阻尼器(MTLDs)控制研究。由输入不同的地震波,对高层建筑结构第一、第二阶主模态反应施加控制,分析了对结构第一、二阶主模态反应分别设置多重TLD体系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5.
高燃速发动机脱模静电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渗透系数理论计算分析,确定了某型号高燃速推进剂是静电敏感性推进剂;再通过推进剂与芯模的静电起电模拟实验、静电电阻率测试实验、推进剂脱模工艺实时静电检测实验,确定了固体推进剂脱模操作静电危险特性,为推进剂脱模工艺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6.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该文建立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两级三维剪滞模型,第一级模型为纤维和树脂构成的纤维束两相材料体系,第二级模型为2种(或多种)纤维束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纤维的强度基于蒙特卡洛(Monte-Cado)方法,用两参数的韦布尔(Weibull)分布模拟.用此模型模拟了夹芯和分散两种混杂方式、不同混杂比例下的碳/玻混杂单向复合材料棒材的纵向拉伸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发现:在该文的材料体系下.碳纤维体积分数低于或等于5%时,有明显的二次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87.
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数值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荐一种利用一组数值型参数来定量表征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方法。在给定的几何约束和加工约束条件下,由4种纱线系统组成的三雏机织几何结构可用9个结构参数予以数值表征。根据贯穿或分层的角联接结和正交接结的几何特征,分别建立了与之对应的结构参数以及参数间的联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于角联接结的三维机织几何结构,9个结构参数中仅有4个是独立的;而对于正交接结的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独立的结构参数为5个。一旦确定了独立的结构参数,三维机织几何结构就能被确定;反之,只要织物几何结构已知,则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参数也就确定了。这里所推荐的数值表征方法可用于三维机织几何结构的设计,如根据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确定各取向纤维的分布等,从而为建立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维机织结构几何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为三雏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设计提供了统一的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88.
根据铁法晓南矿原东一采区的观测资料,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采区出煤系统的运煤过程,讨论了采区系统各环节的可靠性与出煤生产的关系。从理论上证明了在高效单工作面生产的连续化运输系统中,采区煤仓的容量已经退化,采区的独立性也趋于淡化,进而推论出未来的矿井设计理念将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残余应力对麻花钻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了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预应力热处理的方法原理和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调整麻花钻刃口的残余应力状态,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0.
致密砂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全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高压全模拟全直径致密砂岩气藏岩石降压开采试验数据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高速开采可对储层造成渗透率损害 ,损害的机理是孔隙介质中微粒迁移堵塞孔喉和高速开采所导致有效上覆压力增加使孔喉缩小所造成的综合效应。微粒迁移可通过提高生产压差解决 ,而防止大压差生产所引起的应力敏感则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压差在 0 .2~ 8MPa范围内 ;,对渗透率低于 0 .2× 1 0 - 3μm2 的储层则可适当放大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