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108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通过集富培养、水解圈鉴定、酶活检测,从不同地点采集富含木聚糖的土样中初筛出10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选取酶活最高的Bacillus sp.No X-18菌株,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培养基成分的综合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是:15%蔗糖、1%阿拉伯糖、0.37% NH4Cl、0.37%酵母膏、0.5% K2HPO4、0.02%MgSO4·7H2O,pH 80,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74.21 IU/mL.  相似文献   
102.
以抑制植物主要病害病原菌和内生防病相关酶活性为评价标准,从蔬菜作物体内分离筛选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从苦瓜、丝瓜、空心菜、大豆等10种蔬菜体内分离到101株细菌,发现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其中丝瓜叶上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洋葱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少。运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获得对以上4种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1株,占总株数的40.6%。对101株细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的菌株有32株,占总菌数的31.7%。从中选出1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经初步鉴定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同时对以上4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且具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13号、14号、59号和82号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4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或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03.
从白酒窖泥中分离得到11株乳酸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1株短乳杆菌、1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干酪乳杆菌和7株铅黄肠球菌。 分析了11株菌MRS培养基发酵产乳酸性能,结果表明:乳酸产量与菌群生长呈正相关,鼠李糖乳杆菌L9、干酪乳杆菌L10与L11发酵液乳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5.74、15.58、14.74g/L。4株代表菌相同条件下发酵高粱培养液产挥发性风味组分,共有物质13种,包含了白酒中重要香气成分:乙酸、己酸、乙酸苯乙酯和苯乙醇,且乙酸、己酸相对含量较高。各菌产可挥发性组分差异明显,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种类为:短乳杆菌L5产烷烃类化合物(27.91%),铅黄肠球菌L8产醇类化合物(43.14%),鼠李糖乳杆菌L9产酯类(7.35%)、酮类(3.61%)和吡嗪类(3.3%)化合物,干酪乳杆菌L11产酸类(27.98%)和芳香类(5.96%)化合物。仅有短乳杆菌L5产四甲基吡嗪,短乳杆菌L5和铅黄肠球菌L8可明显产乙醇,鼠李糖乳杆菌L9和干酪乳杆菌L11产3-羟基-2-丁酮。这些物质对白酒风味和口感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窖泥中各种乳酸菌特征不一,对白酒酿造有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挖掘白酒酿造功能微生物、拓展乳酸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试管静止富集培养及生态模拟富集培养,成功地从100份水样中分离到32株鞘细菌.利用Winogradsky液体试管法和摇瓶法进行氧化铁鞘细菌的快速筛选,从中筛选出1株氧化活性最高的菌株FC9901.对铁氧化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酶作用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30℃.金属离子Ca2 、Mg2 、Zn2 对氧化活性有激活和稳定作用;Cu2 、Hg2 、Al3 则抑制酶的活性;Fe2 、K 、Na 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初步建立一种较简单而有效从市售酸奶中分离乳酸菌来发酵酸奶的分离方法,采用MRS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经革兰染色、葡萄糖产酸、接触酶和石蕊牛奶试验分离鉴定出乳酸菌.以正交法优化厌氧培养采用L9(3^3)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B2组合的改良MRS配方(葡萄糖8%,蔗糖1.5%,维生素B20.005%),并用来活化、扩大培养菌种,发酵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包括黑曲霉、青霉、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在高浓度时对几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明显,抑菌效果随作用时间增加,含有的抑菌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抗菌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07.
饮料中乳酸菌包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基础原料,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和糖化,接种适宜的乳酸菌进行发酵,然后采用复凝聚法在液相中将乳酸菌包埋,以此延长菌体在液相中的存活时间.乳酸菌被包埋后,在饮料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对饮料中未被包埋或已被包埋但又释放的菌体的产酸进行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在饮料中存活.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到最佳的微胶囊造粒条件及乳酸链球菌素和低聚果糖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08.
自养、异养和混养下小球藻的生长及生化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小球藻在自养、异养和混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细胞的生化成分(如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养和混养培养的小球藻的生物量远大于自养时的生物量;异养和混养培养的小球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是自养时的2.13倍和3倍;光照对混养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有影响,但光照强度为2.5klx和4.0klx时细胞生长的差别并不明显.尤其在稳定生长期;与自养生长相比,异养过程中小球藻的脂肪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大大减少;异养有利于亚麻酸的积累;在混养条件下,光照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其强度对细胞的生化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接种高温菌剂的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处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接种适用于 70~ 80℃高温环境的高效微生物菌剂 ,进行中试规模的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处理试验研究 ,为上海市某区 50 0t·d- 1生活垃圾的产业化处理处置提供技术路线 .研究表明 ,接种高温菌剂的堆肥初始升温速度快 ,前 8h温度升高 3 7℃ ,而对照组前 13h堆肥温度仅升高 5℃ ;接种堆肥在前 3d高温期温度达到 80~ 85℃ ,有机物去除质量分数 19.2 % (前 3d) ,第 3d好气性异养细菌仍保持在 10 10 数量级 ;而对照组前 3d高温期的温度变化范围为 65~ 70℃ ,有机物去除质量分数为 11.9% (前 3d) ,第 3d好气性异养细菌降为 10 9数量级 ;接种堆肥较对照组发酵周期明显缩短 ,一次发酵缩短 3~ 4d ,二次发酵缩短了 6~ 7d .表明高温菌剂的投加 ,增强了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 ,可以使堆肥的一次发酵阶段在高温条件下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0.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 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 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 d后对照组COD为6.45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 mg/L;25 d后对照组NH3-N为0.53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 mg/L;90 d后对照组NH3-N为0.52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 mg/L;25 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 mg/L,90 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 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 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 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