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2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系统科学   98篇
丛书文集   119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821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低渗透油田氮气注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低渗透区块裂缝发育、层间串较严重,层内及层间储量动用不均衡等情况。选择氮气驱并进行了方案优化,主要是从5个方面进行了方案的优化,包括注入氮气量优化、氮气注入速度优化、氮气注入周期优化、汽水比优化、注氮气前置段塞优化等,优化结果如下:氮气和水交替注入周期为4个月、气水比为1∶2、注气速度6000m3/d、注水量70m3/d、试验设计注入纯氮气段塞0.13PV。现场实践证明,注气后试验区日油略有上升,含水略有下降,初步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82.
本文改进了Jones蒸汽驱产量计算模型,据此,对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生产状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通过历史拟合,Jones模型预测结果与生产历史吻合,可用来估计生产动态变化趋势;(2)注蒸汽速度和蒸汽干度的增加,会增加原油采油速度;(3)原始含油饱和度增加会明显地增加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983.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利用三维网络模型模拟了饱和油、水驱和聚驱三个驱替过程,研究了聚驱后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状态,分析了孔隙半径、配位数、形状因子、润湿性等孔隙结构参数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配位数、形状因子的增大,聚驱后剩余油百分含量降低;水湿油层的聚驱采收率高于油湿油层的聚驱采收率。 关键词:网络模型;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  相似文献   
984.
陈海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15-4722
物源方向研究对古地貌和古构造恢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重矿物组合特征、ZTR指数、泥岩颜色、砂砾岩厚度、沉积相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判断。研究表明,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来源于南部长春怀德沉积体系。古物源方向影响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控制了大庆长垣以东裕民地区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分布格局,砂体厚度、砂岩展布方向和物源方向有很好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985.
随着开发的深入,开发区井距由开发初期的500-600m,到目前的一百米甚至几十米,加密的井网为恢复砂体原始的空间展布特征成为可能。本文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利用密井网开发区的测井、录井及各种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认为松辽盆地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的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通过对1000多口井的详细解剖,提出了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识别方法、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为其它地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解剖提供参考,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内剩余油挖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6.
油田加热炉节能运行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田在用加热炉进行节能监测,是石油企业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的一项基础工作。针对目前监测方法将所有评价指标视为同等权重,而且所得评价结果仅限于定性的情况,本文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加热炉运行的综合评价,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加热炉节能运行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某油田实际运行加热炉进行综合评价的应用实例研究,得出各项评价指标作用权重大小依次为炉体外表面温度、排烟温度、空气系数及热效率;基于关联度大小得到的用能情况排序,为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7.
聚驱过程中存在聚合物黏度过高的问题而影响了原油采收率,因此提出降低聚合物黏度的问题。木质素作为一种廉价的表面活性剂用于三次采油,在油田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同浓度同体积的HPAM,加入木质素的质量越多,黏度下降速度越快。木质素与多种降黏剂的复配降黏效果实验中,降黏效果的比较为:HCl>NaS2O8>NaClO。  相似文献   
988.
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采油特点出发,总结了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稠油油藏剩余油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模式。确定了五个级次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包括微观级、单井单层级、井问单层级、层问级和平面级。提出了剩余油形成的三大控制因素,包括油藏地质类、油藏工程类和井网部署等。强调了油藏地质条件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各种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9.
油藏注热流体(热水、蒸汽、热油)开采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由于注热流体开采热传递过程复杂,理论和试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参考辽河油田常用射孔枪实物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经过合理简化建立数学模型,借助F luent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原油的流动性和驱动性较差,黏度越大,流动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990.
锦州铁合金厂区周围土壤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锦州铁合金厂周围土壤中金属元素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应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锦州铁合金厂附近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基准进行评价,其中Cd的污染最严重,单项污染指数达6.0以上。该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