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250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河南新庄油田核桃园组的油藏是典型的边水驱动特稠油藏,在分析温度对分流方程的影响后,对该区蒸汽吞吐生产井的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根据油藏的实际地质特征,建立了数值模型,对所总结的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存水量变化等参数,提出了一种综合判断地层水侵入规律的方法.实际的开采井动态分析证明了该判断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的水侵特稠油藏的生产动态分析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2.
“2010.6.26”云南东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和云南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10年6月25日20时~26日08时发生在云南东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的暖式切变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高空风切变和中低层的水汽辐合是造成云南东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气层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位势不稳定区,是云南东部短时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卫星云图、云南闪电定位资料与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2007年5月第1号孟加拉湾风暴Akash和2008年5月第1号孟加拉湾风暴Nargis的移动路径、环流背景和垂直速度场.结果表明:2007和2008年的第1号孟加拉湾风暴是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造成云南首场全省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2次孟加拉湾风暴的移动路径不同,导致云南强降水分布也不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与孟加拉湾风暴引导气流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对孟加拉湾风暴的移动路径和云南强降水分布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城市化对2008年8月25日上海一次特大暴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3.1.1,WRFV3)、日本气象厅20 km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等模拟了2008年8月25日上海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并研究了城市化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RFV3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上海0825暴雨的主要分布特征,强降水中心以及暴雨随时间变化趋势;上海城市化使得这次暴雨过程在城市中心区域和迎风区降雨增强,城市背风区降雨减少;而城市化引起的陆面粗糙度等变化的动力作用对城市地区低层风场产生阻挡,使得城市迎风区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增多,是造成城市迎风区降雨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通过设计淋滤实验,分析了不同淋滤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简记PERI)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和Ni的浸出取决于硫粉和硫酸浓度,经过14d的淋滤实验,加硫粉处理后Cu、Pb、Zn、Cr和N...  相似文献   
76.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7.
对采自于山西运城盐湖区白骨顶(Fulica atra)羽毛铅、铜、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这几种重金属在各个部位羽毛中的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骨顶羽毛的Pb含量为0.53~6.26μg/g、Cu含量为0.56~9.18μg/g、Cd含量0.002~0.24μg/g.铅在白骨顶羽毛中以背羽含量为最高,腹羽最低;铜含量以初级飞羽最高,背羽最低;镉含量背羽最高,腹羽最低.  相似文献   
78.
将持久性有毒物质(PTS)分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重金属两类.分别慨述了这两类PTS在底泥中的来源与进入的方式;指出它们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特征.重点分析了PTS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对生物的生殖及器官的危害;介绍了监测POPs的4种化学仪器分析方法与生物分析方法,监测重金属的化学与生物...  相似文献   
79.
探讨酸菜在铜质容器中熬煮,砷、汞、铅、镉、铬、镍、铜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运用ICP-MS、HG-AFS法测定铜锅熬煮酸菜过程中汤料、酸菜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在紫铜锅中熬煮酸菜6 h,可使锅体汞、铅、铜溶出较多,镉、铬、镍少量溶出,基本无砷溶出.其中,汤料中汞、铅、铜、镉、铬和镍分别约增加914%、65%、513倍、55%、46%和60%,酸菜中汞、铅、铜、镉、铬和镍分别增加81%、159%、375倍、19%、142%和70%.从健康角度出发,紫铜锅可能不适宜作酸菜类火锅的烹饪容器.  相似文献   
80.
利用2002年6-7月香港天文台业务区域谱模式(ORSM)的物理量预报资料,通过对暴雨发生时的平均高度场、温度场、湿度场、经向及纬向风速场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南方形成持续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物理条件.通过对暴雨带附近的热力场和动力场的研究表明:温度场上,在大气中低层,暴雨带处于高温区南侧相对的冷区,且温度梯度较小,而在暴雨区北侧,温度梯度较大;湿度场上,暴雨区落在高湿度带中,并且在大气低层,暴雨带位于南北相对湿度对比带的南侧;而在风速场上,在大气低层,暴雨带附近为东西风及南北风的复合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