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固溶热处理对高Cr-Ni铸造不锈钢耐磨损腐蚀性能的影响,探讨 了钢的磨损腐蚀性能与显微组织、硬度,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高Cr- Ni不锈钢的磨损腐蚀机制。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超过1150℃后,钢的耐磨 损腐蚀性能才明显增加;钢的耐磨损腐蚀性能与硬度无一致性关系,而与耐 腐蚀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钢的耐磨损腐蚀性能、耐腐蚀性能、硬度均与组织 中析出相的性质和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2.
稀土在化学热处理中催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并系统地提出了稀土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铜合金在渗剂粉末中高效渗硅,获得无孔的渗硅层。对渗硅层的组织、零件的表面形状和保温时间对渗硅层厚度的影响、摩擦学行为、腐蚀电位等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说明铜合金上的渗硅层在硫酸介质中具有耐蚀、耐磨(耐磨性提高3倍以上)、减摩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用喷雾沉积法制备BiSCaCuO膜的超导电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膜的超导转变温度对热处理条件是十分灵敏的,最好的热处理条件是:在890℃烧结3 min后迅速降到860℃再恒温30min,然后以10℃/min的速率降至室温。  相似文献   
55.
采用浸渍还原法,优化碳载体热处理条件,制备出具有高分散性、平均粒径为3.3nm的Pt/C电催化剂.通过TEM、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利用Pt/C薄膜电极结合CV法评价了电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VulcanXC 72碳黑,在600℃下、氮气(或氩气)中进行热处理,所制得的Pt/C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6.
轧辊热处理过程中具有组批的并行机调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轧辊热处理过程中加热炉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组批的并行机调度问题.以使最长完成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辊坯组批启发式算法和批次调度启发式算法,并将二者结合形成了一个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不同规模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最优求解方法,提高了轧辊的生产效率,为决策者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7.
本文系统叙述了激光热处理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激光热处理应用状况。二十多年来,这一新技术正在金属热处理工艺中引起一场变革,其发展之迅速,应用之广泛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8.
将PAG淬火介质282A用于钢板弹簧的热处理中,与传统的机油淬火介质进行比较,表明这种淬火介质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9.
针对铸态镁合金性能,研究了等温等压热处理后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显微组织发生改变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后,溶解于基体中的第二相二次析出,成鱼骨状分布于基体表面;随着压力的增大,晶界溶解,二次析出的第二相形状发生变化,出现分离、球化和交联的现象,但球化的效果占明显优势;随着压力的增加,材料的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60.
台车式热处理炉炉膛压力是反映炉内燃烧工况正常与否和运行中监视、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不仅与燃烧效率直接相关,而且与安全、节能和环保密切联系.针对在满足热处理炉膛温度控制精度下的合理控制炉膛压力问题,以“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锻钢工程新建台车式热处理炉”为课题背景,提出了一套新的控制方案一传统的单闭环调节加上炉膛压力监督机制控制,给出控制系统构成.仿真结果证明,控制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