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研究热处理对致密Ln-Sialon/SiC(p)复合陶瓷中α相稳定性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显微结构调控和力学性能变化,其中Ln=Nd和Yb.Nd-Sialon/SiC(p)中,α相热稳定性差,几乎全部相变为β相,而大量长柱状β晶粒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善材料的断裂韧性(KIC),原因在于长时间热处理导致晶粒相互聚集粗化.相对而言,Yb2O3可有效稳定α相,因此Yb-Sialon/SiC(p)中含有许多等轴状α晶粒,高硬度是此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GCr15轴承钢在M_s点上下保温不同时间等温淬火并低温回火后,显微组织参量和残留奥氏体量随贝氏体体积分数变化的规律,测定了不同贝氏体体积分数时复相轴承钢的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数据.复相组织中马氏体相屈服强度与有效晶粒尺寸的关系符合Hall-Petch 晶粒细化强化模型,而下贝氏体相的铁素体条片宽度((?)_B)和碳化物粒子间距((?)_c)分别按Langford-cohen 亚结构强化关系和Orowan 弥散强化关系为屈服强度增值作出贡献,残留奥氏体量则将导致屈服强度下降.综合复相组织中各相的显微组织参量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数学处理,导出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轴承钢屈服强度的数学表达式,并用力学性能测试数据予以校核,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PC钢筋是一种高强度的新型工程材料。它的热处理制度为淬火 中频感应张力回火。淬火温度越高,钢筋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回火温度越高,钢筋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钢筋的松弛性能(蠕变率)没有影响。张力对钢筋的强度、塑性没有影响,但对钢筋的松弛性能影响很大:在一定的淬火、回火温度下,随着外加张力的增加,钢筋的松弛性能下降(蠕变率降低)。必须考虑其影响来综合制订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La2O3-MgO—Al2O3-SiO2-ZnO微晶玻璃系统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它们的晶相组成,结果表明,ZnO质量分数为14%的样品在600℃保温不同时间,其介电常数温度系数(τε)在115.9×10^-6/℃~-81.8×10^-6/℃线性可调,相应的主晶相由MgSiO3变为ZnAl2O4,证明了晶相的组成及其相对质量分数是介电性能变化的根本原因。在600℃保温7h,850℃保温40h获得的样品的参数为:ετ=14.301;Q=1437;ετ=2.5×10^-6/℃。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45钢橡胶成型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45钢橡胶成型模具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结合45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其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出了较为理想的热处理工艺及参数,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要使高铬铸铁-钢双金属缸套具有优良的性能,关键在于适宜的热处理工艺,对热 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表明:在940~970℃淬火;200~220℃回火; 720℃退火,双全属缸套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气垫炉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板带材连续热处理设备;而至今前人对于此种炉内气体动力过程却很少研究.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阐明板带材在炉内漂浮的基本条件,动压及静压喷嘴的漂浮机理及其特性.而后介绍板带材最佳漂浮所需条件的冷态模拟试验研究装置、方法与结果,获得有一定实际意义的板带材最佳漂浮所需条件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DTA、XRD并结合热处理方法研究了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Fe50Ti50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分析了非晶Fe50Ti50的晶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纺织钢令的耐磨性,对其表面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通过分析气氛中不同碳势模式控制的特点,确定了20钢碳氮共渗的工艺参数.根据碳氮质量分数、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以及合金元素内氧化对纺织钢令显微硬度的影响,设计了碳势控制系统.系统运行后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