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69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62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41.
对喷射条件下的电子芯片在FC-72中的流动沸腾换热进行了研究,并和同工况下的光滑芯片作了对比.实验选取的工况如下:过冷度为25、35℃;横流速度Vc为0.5、1、1.5m/s;喷射速度Vj为0、1、2m/s.实验采用的硅片尺寸为10mm×10mm×0.5mm,通过干腐蚀技术在其表面加工出30μm×120μm、50μm×120μm的方柱微结构.实验表明,所有芯片的换热性能都随过冷度和流速的增加而提高,方柱微结构能明显地强化芯片换热,而射流冲击进一步提高了芯片在高热流密度下的换热性能.同一横流速度下,喷射速度越大,换热性能越好,尤其是Vc=0.5m/s、Vj=2m/s时,强化效果最显著.随着横流速度的增加,射流冲击的强化效果减弱,临界热流密度值增幅减小.  相似文献   
242.
为了检验X100直缝埋弧焊管的断裂韧性,采用三点弯曲多试样法,在室温、-10℃和-30℃下对该焊管的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部位进行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CTOD试验的表观启裂值δ0.05、条件启裂值δi和最大载荷值δm的分布规律为母材最好,焊缝次之,热影响区最差;采用裂纹扩展阻力和撕裂模量表征的分布规律为母材最好,热影响区次之,焊缝最差;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中含有大量呈块状分布的铁素体,而粒状贝氏体等增强相的含量较少,这会造成其韧性下降,使焊管出现局部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243.
矩形通道内具有Rayleigh-Benard对流的湍流换热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动态Smagorinsky涡黏模型对矩形通道截面内具有Rayleigh-Benard对流的湍流充分流动和换热问题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分析了浮升力对管道截面的平均速度、温度分布以及雷诺应力的影响.湍流雷诺数为400,格拉晓夫数从105变化到107.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格拉晓夫数的增大,浮升力增强,通道内平均速度减小;亚格子黏性系数明显增大,湍流强度增强,换热也明显增强;由于浮升力的存在,在高温壁面附近,主流湍动能减小,展向湍流强度大大增强;初始条件对平均速度及温度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平均的阻力系数及换热系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4.
针对高压O2/CO2燃烧方式下高浓度CO2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烟气的辐射换热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宽带关联k分布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O2/CO2燃烧方式下炉内CO2和水蒸气生成状况为例,采用该模型与离散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1 000~2 500 K)和压力(0.1~1.5 MPa)下一维无限大平行平板间混合气体的辐射强度和CO24.3μm谱带累积分布函数,并与逐线计算、全光谱关联k分布模型和基于指数的宽带关联k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所提出的宽带关联k分布模型与逐线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与文献报导的两个模型相比,不仅计算精度有所提高,而且对混合气体的处理更加简便灵活,因此更适于高压下烟气辐射特性的计算.  相似文献   
245.
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传统的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如铅盐类稳定剂已受到了一定的使用限制,因此相应地研究和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PVC热稳定剂,如稀土类、钙锌(Ca/Zn)复合类和有机类热稳定剂.它们几乎是无毒的或低毒的化合物.本文概述了PVC热降解机理,国内外新型热稳定剂的种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6.
文章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对混凝土固结过程中其内部及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文章从防和放两个角度,分别从原材料的选用和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并对裂缝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7.
文章通过介绍化合物临界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临界参数在化工计算中的3个重要应用:液体密度计算;气体热容计算;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参数计算。可得出,临界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化工物性数据,在化工计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48.
采用CO2/DME(二甲醚)混合流体作为传热工质,建立了其在水平管内的物理模型和控制方程,对其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混合工质在管内的速度和温度分布规律,比较了雷诺数和DME质量分数对混合工质传热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CO2/DME混合工质传热特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流体的热物理特性.分析表明CO2/DME混合工质在水平管内具有良好的换热特性:在雷诺数2 300的工况下,CO2/DME(70/30)混合流体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20%;工质在管内受到的流动阻力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DME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49.
换热器内随温度变化的黏度对两流体(火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峰  许明田  程林 《科学通报》2011,56(23):1934-1939
以橄榄油为例来研究黏度固定和黏度为温度函数的情况下黏性热效应对顺流换热器内两流体 width=相似文献   
250.
考虑了一类非齐次热传导方程的逆时问题,它是个典型的不适定问题.通过将方程的非齐次项和T时刻的温度场u(x,T)作Fourier展开,构造出正则化的近似问题,从而获得原逆时问题的正则化解,并给出了正则化解的稳定性估计和收敛性估计.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该正则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