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45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外来务工人员对温州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对其社会保障权给予保护尤为必要。但目前温州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保护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法制制定、制度设计、法规执行、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进行倾斜性政策保护,转变观念加强执法,充实社会救助制度,并且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2.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本文就建筑物与绿色环境、周边物质环境、周边生态环境、文化传统环境的设计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223.
20世纪80、90年代,在政治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学术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权利优先于善,还是善优先于权利.这反映了双方政治价值观的内在差异,即个人的自由、尊严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公共善哪个更重要.但是,通过梳理争论双方的立场、论证逻辑与结论,可以看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只是建设好的公民社会的两种策略,或者可以称之为公民社会方法论的自由主义和共同体主义.这场争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自由主义面临的现实危机,通过反思自由主义,可以大大增进我们对于公民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224.
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宣泄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不满情绪滋生的客观根源主要有五:生存危机,分配差距,安全危机,政策不当和腐败现象,社会不满情绪的三种宣泄方式即牢骚式宣泄,背逆式宣泄和暴力式宣泄,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有效地调节和控制社会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225.
长工与地主的故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 ,是劳动人民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所作的艺术反映。故事的模式表现为 :长工“智斗”地主 ,最后总是取得胜利。尖锐泼辣的讽刺、幽默风趣的嘲弄 ,构成它特有的艺术风采。故事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它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同时也有明显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226.
市井文学在对世俗精神尊重与怀旧的再现中,传达出中国城市传统的世俗魅力,包含着丰富的人性内涵。一方面,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城市的变迁在这些作品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城市也由此在当代文学中恢复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27.
“法官后语”是20世纪末人民法院为了配合裁判文书改革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其目的是于法理之外对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和道德感化,以息事宁人、钝化矛盾、共建和谐。“法官后语”是法律文化传播和法律文化发展的结晶,它所体现出的法律文化精髓是和谐。  相似文献   
228.
个性解放运动在当前是必要的,而且它是一种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运动.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华,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个性因素,如积极的入世精神、尊重个性的教育思想、“和而不同“的个性解放氛围等,这些对于今天开展个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29.
王慧斌 《科学之友》2007,(9B):119-120
针对居住分异是社会发展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已越来越明显,论述了混合居住的推进可有效控制居住分异,促进社会融合,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30.
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展示了新时期我国新的政府理念和政治思维。这一新的政治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建设和谐社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公民的幸福和自由。为了保证这一目的的普遍和真实实现也即为了任何一个平等公民同样的追求,必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要想建立这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就必须也只有依靠民主法制的实施程序。在具体层面上即和谐社会的广度上,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不仅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要素方面内部和谐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和谐,也同样需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达到全面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