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暴雨和冰雹2种强对流天气的区分问题,研究了主成分分析联合线性鉴别分析对雷达图像中提取的冰雹及暴雨特征降维和去相关的作用,设计了基于聚类评分的暴雨/冰雹分类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评分的办法确定具有高分类性的主成分,并以此主成分设计分类器对暴雨和冰雹进行区分.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联合线性鉴别分析进行特征处理能够在降维的同时保留大部分分类性信息,基于聚类评分的分类模型有利于提高冰雹识别的命中率并降低其误警率,且对一般类型公共数据分类问题有效.  相似文献   
32.
统计分析了张家口地区1985~1987年13个气象站利用雹雨分测器和全自动雹雨分测计及测雹板所测的雹雨参数,给出该地区雹云天气下降雹量的气候特征、时间变化及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33.
三体散射的准确识别可以有效降低强冰雹的误警率、提高预报强冰雹的时效性.在详细分析三体散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将三体散射按照其图像特点定义成2种类型.设计标准模板,在将搜索区域进行标准化变换的配合下成功解决了楔状的、短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用链码技术将走向一致的区域边界的比例定量地描述出来,以此解决长直的三体散射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短三体散射的区域断裂和长三体散射的远端粘连具有不敏感性,对三体散射的总击中率达到94.8%,误警率不足1%.  相似文献   
34.
基于航空飞行器冰雹撞击试验的冰雹粒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冰雹高速撞击对航空飞行器造成的损伤,需构建相应的试验系统,其中冰雹粒子特性分析是关键.从航空飞行器冰雹撞击试验的要求出发,对冰雹粒子的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应用冲击波理论分析了冰雹破坏特性,以及冰雹出现裂纹的条件;然后对冰雹撞击运动过程进行了建模,给出了基于简单波的冰雹粒子运动方程;最后给出了冰雹撞击试验系统参数的计算程序.据此确定了冰雹撞击试验系统设计参数:撞击速度200-300 m/s,冰雹直径19 mm,气压0.6-1.0 MPa,气体炮炮管长度6 m.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国内首台冰雹试验系统,该系统所有特性均达到设计标准,证明了理论分析是正确的,符合冰雹撞击试验实际情况和要求.  相似文献   
35.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案设计划分入手,介绍了飞机人工增雨的方案设计以及高炮、火箭人工增雨、防雹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富县近十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富县发生冰雹的主要路径,出现冰雹前的高空天气形势,并提出了雷达回波的相关判据和降雪前延安观测站的相关高空气象要素指标。提出了有效的防雹对策及三七炮弹的作业剂量。对有效防御冰雹,减轻雹灾损失,为该县农业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20110629”云南特大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利用1°×1°NEC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闪电资料,对2011年6月29日发生在云南的特大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动力诊断、雷达回波和地闪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西北气流携带冷平流与西移的热带低压外围高能高湿气流相互作用先后触发的一个中-γ尺度对流风暴和中-β尺度的飑线造成的.侵入的东北风与西北风发生碰撞、辐合促进了对流的发展;冰雹发生前中低层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聚积,对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对流不稳定能量达到峰值;垂直风切变的加强使得高低层发生能量交换,激发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使强对流天气的爆发,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值的高度在冰雹临近时高于0℃层高度,利于冰雹天气的形成;冰雹发生前500 hPa有冷平流输送,存在"冷心"结构,冰雹临近时"冷心"高度有明显上升;风暴的整个生命史具有非常低的地闪频数;风暴在成熟期,正地闪有一个突然集中发生的阶段,正地闪的百分比明显增加,对应着地面强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吕梁市1971—2000年13个县(市)冰雹天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1987年5次降雹云系的云顶温度与地面雹雨分布特征,发现云顶温度达-55℃时,可引起张家口地区大面积的降雹且强度大、灾害重,其中-55℃冷中心左上侧是冰雹落区;通过对地面雹、雨地理分布和雹谱、雹量随时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工防雹作业后,雹谱在一些直径段数密度急剧减小,利用雹胚在云中的运行轨迹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推导了降雨、降雹积分曲线形成的面积差(△S)与降雹时间的函数相关,探讨了人工防雹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