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54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91.
Introduction Landfills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subsurface environment, as effluent rich in organic matter can leach into underlying aquifers. It is often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remediate a leachate-polluted aquifer. However, despit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appreciabl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has been observed in such aquifers[1]. Also, research on landfill plumes has shown that the spreading of pollution in aquifers is often less than expected due to intrinsic bio…  相似文献   
792.
793.
为研究地下水位上升时垃圾填埋场衬垫的性能,针对我国规范中规定的各种衬垫系统,对地下水进入填埋区的水量和透过衬垫底部的无机污染物累积量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衬垫渗透系数是控制地下水进入填埋区水量的主要因素,GM+GCL复合衬垫的效果最好,进入填埋区的水量最少;但是从衬垫底部污染物累积量来看,GM+GCL复合衬垫的效果最差,在地下水位升高时对地下水污染的威胁最大。得出GM+改性CCL复合衬垫对地下水变化的适应性最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4.
大同市城市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同市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的布设和调整,分析了长期观测资料的调整和应用,针对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95.
土壤盐渍化是产生坝上高原盐尘暴的主要物质来源,干涸湖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对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坝上高原察汗淖尔干涸湖区为例,探究地下水位埋深和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称为TDS)与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确定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位防控阈值,为地表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依据。室内实验获取研究区土壤含盐量、沙粒、粘粒百分含量,地下水TDS值,野外调查地下水位埋深,收集研究区蒸发量、降雨量资料,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及协方差矩阵分析选取线性关系较小的影响因素,绘制回归曲线探究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DS值为0~1000mg/L、1000~3000mg/L、3000~6000mg/L、6000~23000mg/L及0~23000mg/L时,土壤发生盐渍化的阈值分别为4.08m、5.47m、6.84m、7.94m、7.37m;TDS值为0~3000mg/L时土壤基本不发生盐化。TDS值为3000~6000mg/L、6000~23000mg/L及0~23000mg/L时土壤盐化阈值分别为2.05m、2.44m、1.97m。本研究利用回归分析,确定察汗淖尔流域平原区各TDS分区不同盐渍化程度对应的地下水位埋深,可针对性进行地下水位调控。  相似文献   
796.
根据水量平衡关系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结合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条件,发现阿尔山玄武岩地下水接受外源水补给,补给源区可能为西藏高原.由阿尔山河水、湖水的87Sr/86Sr值可知,地下水中的锶来自玄武岩,推断地下水的导水通道为连续的玄武质导水通道,低黏性的碱性玄武质熔岩流在冷却过程中形成连续的收缩缝,最终演变为管道型导水通道;...  相似文献   
797.
基坑降水引发周围地面沉降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例出发,运用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计算模型,根据不同水文情况对地面沉降量进行计算,分了析事故原因,可为今后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8.
为定量评估华北山前平原多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选取华北山前平原典型井灌区石家庄市栾城区为研究区,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排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了各综合因子对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构建了栾城地下水水位主成分-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多因子影响下的华北山前平原地下水水位变化。结果表明:1994—2015年栾城地下水水位主要受本地气候因子、本地人类活动和上游人类活动三方面影响因子的共同作用,各因子对当地地下水水位回升的贡献率分别为11.7%、-50.9%和-37.4%,对这三方面影响因子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栾城降水量、栾城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以及上游石家庄市区人口;1994—2015年栾城自然气候变化有利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恢复,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仍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9.
本文以新疆塔城区乌苏市水资源优化问题为例,构建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选用带有Deb约束准则的CNSGA-III算法对模型求解,结合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求解方案进行对比筛选,选出区域水资源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在用水红线约束下,2025年、2035年优化后的水量较原始水量相比分别节约了5%、3.1%;在用水结构上,与现状年相比农业用水占比分别下降7%、11%;在水源结构上,地下水供水占比下降28%,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了地表水,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表明所建立的水资源优化模型对乌苏市水资源研究具有一定适用性,对未来水资源配置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0.
针对真空负压加固过程中引起的工程破坏、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土体渗流特性、渗流固结机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方法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并存在很多争议。指出今后需要研究的关键工作,如负压状态下地下水位测试新技术、土体渗流固结作用机理、真空度有效传递范围、"0"压面变化规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