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54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41.
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阐述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高精度探地雷达在公路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无损、简易、效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为准确评价桥梁结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应用强夯法处理深填土地基时,先予以分层回填压实,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3.
近年来,反应位移法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渐趋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从地层变形、地基弹簧和结构模型等关键因素的角度详细总结了反应位移法的发展过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厘清了方法的完善思路,指出地层-结构相互作用是影响计算精度的重要误差来源。此外,文章在上述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反应位移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反应位移法在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提升结果代表性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44.
根据公路施工的实践经验,从分析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控制台背回填质量,提出处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桥头跳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5.
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原理,阐述了软基处理的施工程序及材料要求,指出了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46.
我对北京嘉利来世贸中心工程的基坑支护,采用综合支护体系为条桩及锚索结合旋喷的基坑支护方案,并根据现场条件,将多种施工工艺结合起来,成功运用于基坑支护工程。  相似文献   
947.
一种新型挠性联轴器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轴向、径向及角向综合补偿功能的新型元弹性元件挠性轴器,这种联轴器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便于装拆维修,具有一般联轴器所不能同 超大补偿能力,设计原理可引伸拓宽到将转动力转变为直线推进动力的设计上,实践证明,该联轴器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性能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8.
文章介绍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软弱公路地基加固原理和施工要点,重点介绍震动成桩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49.
The Tarim Desert Highway is the longest highway crossing the mobile desert in the world. The highway and its sand protection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in 1995. This great project mus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eolian environment in its neighborhoods. In 2004, we investigated the topographic changes of ground surface within the sand protection system and its external adjacent area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the original topographic patterns of ground surface were greatly changed, and erosion as well as deposition was distributed clearly on the ground surface, affected by the road and its sand protection system; (ii) sediment deposited in the sand protection system gradually heightened the ground surface, but each part in the system changed differently: in the sand-blocking belt, a transverse sand ridge was form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upright sand barrier; in the sand-binding belt, sediment was aggraded on the original surface in a certain thickness; at the initial stag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nd protection system, erosion had taken place in the un-stabilized area named by the deposition belt between the sand-blocking belt and the sand-binding belt, the inner of sand-binding belt, the windward slope of dunes in the sand-binding belt, and the neighboring leeward area of the sand prote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50.
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软土方面的文献资料,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分区原则,结合四川境内地形地貌、地质年代、基岩特性对四川境内软弱地基成因的主要影响,对四川境内软弱地基进行合理分区,最后编制出四川境内软弱地基工程地质分区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