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介绍偏心回转式抛磨加工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这种基本加工原理下的惯性力,磨块与工件之间的作用力。通过改变辅具的结构形状,可以改变这些力的方向与磨块与工件间的作用方式,从而可完成对不同形状、尺寸、加工要求零件的高效去笔刺和光整加工。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无心磨床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案,并通过建模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气流粉碎机用蒸汽加料器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用于气流粉碎机的蒸汽输送喷射器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作了详细的研究,为气流粉碎机加料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4.
列出了链轮滚刀铲磨砂轮截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满足了加工出链轮齿形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85.
对变速磨削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坐标变换将变速磨削系统的变时滞微分方程转换为周期系数的常时滞微分方程。应用参数激励系统的Floquet理论求得变速磨削系统的特征方程,并对变速磨削系统的稳定性图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变速磨削能有效地提高磨削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磨削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s)时,纳米二硫化钼(MoS2)含量对纳米微量润滑效果的影响,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3%,6%,9%,12%)的纳米MoS2和棕榈油混合液,作为纳米微量润滑油液,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磨削加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使用测力仪对磨削力进行测量,并通过磨削力计算出磨削力比.最后对纳米(MoS2)在纳米微量润滑磨削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当纳米(MoS2)质量分数为9%时磨削力比最低,为0.0632,表面粗糙度Ra值最小,为1.86μm,且表面碳纤维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87.
在研究地铁波磨成因机理基础上,调研分析了现有打磨手段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简易打磨方法,实现了更精准和有效的快速打磨.研制了自动化便携式多轮组打磨装置,在地铁线路上进行了打磨试验,并对地铁线路曲线钢轨波磨区段进行了添乘车厢振动和噪声测试以及波磨数据的精确测量.打磨前后的测试数据和波磨测量数据表明,打磨后的线路车辆车厢振动明显降低,打磨前出现的啸叫声完全消失,噪声明显减弱,表明所研制的打磨机对曲线段的钢轨波磨能进行有效治理,打磨效果和效率优于传统的打磨方法和装置.  相似文献   
88.
对钢轨廓形打磨的实施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目标廓形设计、打磨模式设计和结果验收评价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环节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关计算机智能设计程序,基于实际案例,对现场实施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对钢轨打磨各关键环节设计方法的优化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作业的针对性;计算机智能化设计程序的开发可大幅提升钢轨打磨方案的设计效率和实施精度; 昆明铁路局广通至大理铁路线采用智能化设计方法打磨后,小半径曲线钢轨和机车轮缘严重磨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9.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质量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随磨削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顺序依次为:磨削深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当主轴转速v○s=40000r/min,进给速度vw=20μm/s,磨削深度a○p=3μm时,表面粗糙度最小;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0.
难加工材料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使得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损耗变快,目前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砂轮的修整和更换周期,很有可能导致修整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本文用声发射信号和磨削力信号共同精确监测砂轮磨损状态,通过分析不同磨损状态的砂轮磨削时对应的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磨削力和磨削力比的变化情况,综合判断了实验过程中砂轮的磨损状态.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都与砂轮磨损状态有一定相关性,且磨削力比与砂轮磨损程度的相关性最大,证明了声发射监测技术在砂轮修整中的有效性,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