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2,4-D的无氯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除草剂2,4-D的无氯合成,该方法避免使用有毒气体——氯气参加反应,得到了一种合成2,4-D的最佳反应物配比.结果表明该法原理正确,路线合理,方法简单,且收率高,与传统工艺相比,有许多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62.
铁(Ⅲ)对葡萄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及抑制变色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花青素类天然色素的代表物葡萄皮色素色泽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果发现Fe^3 、pH值是引起葡萄皮色素变色,导致其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其变色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抑制色素变色、提高其色泽稳定性的方法.然后通过对光照、温度、氧化剂、各种食品添加剂等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表明该方法可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对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有大量报导(1)(2)(3)(4)(5)(6)。但对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的培养尚未见报导。本实验目的是利用生长素和激动素诱导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和根的生成,解决北方葡萄栽培过程中快速繁殖嫁接砧木的新途径并讨论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分化能力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以葡萄重3%的偏重亚硫酸钠处理新鲜葡萄1天后,其Sod,Pod,Cat活性增高,膜脂过氧化受抑制,MDA不积累,细胞膜电导率也有一定增加,有机酸,抗坏血酸及糖等营养成分损失减少,表明偏重亚硫酸钠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鲜食葡萄种植业在昌黎县的发展与现状;通过对该县种植鲜食葡萄的有利条件、发展前景与障碍因素分析,提出了该县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将酿酒后的葡萄皮渣添加到曲奇饼干中可提高曲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研究了葡萄皮渣粉的添加量(5.0%~13.7%)对曲奇饼干的感官评价、物理特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葡萄皮渣粉的添加量过少时(<6.0%),会导致曲奇粗糙、黏性差、易碎,但添加量过多时(>9.0%),会导致曲奇硬度增大,逐渐失去曲奇特有的疏松口感,曲奇难被嚼碎。此外,随着葡萄皮渣粉添加量的增大,产品的抗氧化性明显提高,但色泽加深。故葡萄皮渣粉在曲奇饼干中的添加量以6.0%~8.0%为宜,此时曲奇饼干酥松可口、色泽适中、香气浓郁,其感官品质和物理特性指标均有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此功能性曲奇饼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以天津蓟州区栽培的“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验品种,分别在其始熟期的初、中和末期3个阶段利用外源脱落酸(200mg/L)处理果实,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的含量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始熟期的外源脱落酸处理对成熟果实的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以及葡萄籽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始熟期中期(30%~50%果实转色)以前,对果实喷施外源脱落酸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熟期外源脱落酸处理使“美乐”和“赤霞珠”果实的酚类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4%~39%和73%~172%,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8%~143%和88%~178%;外源脱落酸处理使葡萄酒的3个指标(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7%~69%、18%~36%和21%~46%,而这些影响可以有效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外源脱落酸处理时期的精准控制可以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作用,进而提高葡萄酒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8.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葡萄籽原花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用油酸酰氯对葡萄籽原花色素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脂溶性原花色素,研究了脂溶性原花色素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水溶液在313K下浸提80min,其中料液比为1:11,乙酸加入量为0.75%。脂溶性原花色素能很好地抑制猪油的自动氧化,且与Vc有很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9.
葡萄籽提取物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媛  王晓闻 《山西科技》2010,25(3):138-139
文章对葡萄籽提取物的组成、功用、应用现状以及有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葡萄籽提取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0.
高温胁迫对葡萄叶片三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葡萄幼苗置于高温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叶片中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来研究葡萄幼苗的抗热、抗水分胁迫的能力.结果表明:热激3h可溶性糖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葡萄叶片脯氨酸的含量在高温胁迫下明显高于对照,而叶绿素的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低-高-低”的波动.实验结果表明在短时间内葡萄幼苗具有快速抗热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