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系统科学   97篇
丛书文集   153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56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金属Mn,Co的不同改性方法对酚醛活性炭泡沫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以及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以MnCl2,CoCl2为改性剂,采用内、外两种改性法对酚醛炭泡沫进行金属负载改性,并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Co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较未改性样品(CF0)分别提高了22.9%,8.2%,脱硝效率提高了58.6%,134%;经Mn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分别提高了4.5%,3.1%,脱硝效率提高了79.3%,10.3%.因此,内改性有利于酚醛活性炭泡沫脱硫脱硝,其中CFCo-n脱硫脱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2.
Salen-Co(Ⅲ)配合物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使用了温室气体CO2为原料来合成有用的分子,同时该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是最有潜力的绿色化学反应之一.讨论了Salen-Co(Ⅲ)配合物催化CO2和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中取得的重大进展,尤其是催化合成手性环状碳酸酯的化学选择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3.
分析了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阐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图书馆承担社会责任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4.
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SWCNT/GCE),采用伏安法研究了间、对硝基苯酚异构体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分别观察到间硝基苯酚(m-NP)和对硝基苯酚(p-NP)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两物质氧化峰电位差为0.192V,说明间、对硝基苯酚异构体可在SWCNT修饰电极上同时测定.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优化了硝基苯酚同分异构体电化学响应条件.优化条件下,m-NP在浓度2.7×10~(-6)~1.0×10~(-4)mol/L范围内,其峰电流(Ip)和浓度呈线性关系;p-NP在浓度2.0×10~(-6)~1.0×10~(-4)mol/L范围内,Ip和浓度呈线性关系.两者的Ip都与扫速(v)成线性关系,这说明它们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均与吸附传质有关,电极过程是受吸附控制.基于Nicholson方法,获得m-NP和p-NP的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并用Hammett方程计算出Hammett反应取代常数ρ.  相似文献   
175.
采用直流金属磁过滤阴极真空弧(FCVA)制造出Ti和乙炔(C2H2)气体的双等离子体在单晶硅(100)上制备非晶态碳膜.重点研究了乙炔气体和过滤线圈电流对非晶态碳膜的结构、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中主要成分是TiC,并以(111)作为主晶向;随着过滤线圈电流的增大,薄膜的晶粒度越来越小;薄膜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减小,变得更加平整;薄膜的应力减小,可以下降到2.5 GPa.薄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C2H2体积流qV(C2H2)的增大而降低,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以达到33.9 GPa和237.6 GPa.非晶态碳膜的摩擦因数在0.1~0.25之间,大大低于衬底材料单晶硅片的摩擦因数0.6.随着过滤线圈电流增大,摩擦因数减小.  相似文献   
176.
通过纳米金(NG)和二茂铁酰胺(FcAI)之间的Au-N键合作用,制备了二茂铁酰胺/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FcAI/NG/GCE),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电极对芦丁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芦丁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在5.0×10-7-1.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S/N=3)为1.0×10-7molL-1.  相似文献   
177.
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采用聚合物共混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中孔炭电极材料. 采用N2吸附法测试了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 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评价了其在1mol·L-1Et4NBF4/PC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双电层电容性能. 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和聚乙二醇等比例共混炭化制备的多孔炭的比表面积为618m2·g-1,中孔率为59.7%,比电容为32F·g-1,大电流性能和循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8.
采用活性炭盒法测定北京地区部分居民住宅内的氡浓度。实验测得楼房、地下室和平房内氡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9.53 Bq/m3、38.52 Bq/m3和52.31 Bq/m3,楼房和平房的氡浓度平均值为38.44 Bq/m3,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符合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氡浓度限量。  相似文献   
179.
活性炭联合陶瓷膜超滤纯化香菇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香菇多糖精制工艺及降低生产成本,以45%香菇多糖粗品为原料,利用陶瓷膜超滤对其进行纯化精制。结果表明,4.5mg/mL的香菇多糖粗品溶液用1%活性炭作预处理,超滤温度为40℃,超滤压力为0.2MPa,膜面流速为4.5m/s时纯化效果最优。蛋白质的脱除率可达81%,多糖粗品脱色率达90.9%,精制得香菇多糖的纯度为89.7%,回收率77.6%。  相似文献   
180.
在已有的两级SBR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艺除磷与脱氮的优势和原运行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两级SBR工艺优化除磷与脱氮的改进运行模式,讨论了采用改进后的运行模式,在无需外加碳源条件下,实现对城市污水同步高效除磷与脱氮的可行性,分析了对该两级工艺实行实时过程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