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集料级配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为了研究矿料级配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其5种不同走向、最大粒径的级配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和抗滑指标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75mm以上粗集料的质量含量和集料最大粒径对于路面的抗滑能力有很大影响,将Superpave技术的控制点和限制区概念引入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对于保持路面抗滑性能与耐久性能之间的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集料最大粒径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层厚、温度等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作用于土地上能体现土地区位差异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综合评价法在土地级别划分的应用,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结合实际把福清市区土地划分为5个级别,旨在为福清市制定新一轮基准地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基于大型三轴试验数据,研究了级配和相对密度D r 对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于5. mm 粒径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砂砾石料压实性能降低;随着大于5. mm 粒径颗粒质量分数P5和D r 的增大,强度指标、初始切线弹性模量与体积模量增大;本文研究范围内,随P5和D r 的增大,强度指标c、φ、φ0、 Δ φ线性增大,且P5和D r 对强度指标的作用效应几乎不存在相互影响;随P5和D r 的增大,邓肯E-B模型参数K、K b 增大,且P5越高D r 对K、K b 的影响越显著,D r 越大时P5对K、K b 的影响越强烈,存在相互影响效应;提出了考虑级配与D r 双重影响的强度指标和变形参数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能高精度预测鄱阳湖地区级配不良偏细砂砾石覆盖层料的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4.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粗集料磨耗值等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表面抗滑及渗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级配、不同沥青用量、不同粗集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表面构造深度、摆值和渗水系数的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表面抗滑与渗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找出了抗滑性能与渗水性的关系,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表明,选择质地坚硬、磨耗值小的粗集料配置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表面抗滑性能;综合考虑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表面抗滑性能,选择合理的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45.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路面纹理数据,提取基于几何特征的表面性状参数和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通过对比参数和分类器对8种已知级配沥青车辙板的分类效果,验证了表面性状参数与二维小波参数相结合,在多层感知机分类下效果最佳。选用多层感知机多元回归算法对8种路面类型级配曲线进行预估,其拟合优度R2高达0.849。采用消融实验分析不同参数的贡献度,发现二维小波能量参数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寒冷环境下垫层料冻融强度机制与规律,利用直接剪切仪对不同孔隙尺寸和不同孔隙数量垫层料冻胀融沉后的试样进行了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垫层料强度指标随孔隙尺寸和孔隙数量变化而变化。冻融循环后的摩擦角与等效孔隙数量成线性关系,且线性回归斜率随等效孔隙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冻融循环后的粘聚力与等效孔隙数量也成线性关系,且线性回归斜率随等效孔隙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发现存在一个级配范围,可在该范围内调整不同粒径含量,使垫层料冻融后强度基本不变同时渗透性可控。  相似文献   
47.
为给超薄磨耗层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优化级配并以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为胶结料研制骨架密实型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借鉴SAC( stone asphalt concrete)级配设计方法,以8 mm为集料最大粒径,改变4.75 mm筛孔通过率得到骨架嵌挤程度不同的3种SAC-7级配。通过室内试验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级配、沥青用量、压实度、粉胶比等对骨架密实型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嵌挤程度≥90%,油石比在7.3%~7.9%,粉胶比在0.8~1.2时,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最优。采用SAC设计方法设计的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能够满足高等级道路养护需求。  相似文献   
48.
地热浅埋孔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影响地埋管换热器取热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以一定配比的砂粒骨料与水泥、粘土、石英等的混合材料最常见,而材料中颗粒的结构形态是影响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回填材料中砂粒骨料为研究对象,从结构特征出发,探究内部颗粒级配及磨圆度对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所开发的基于孔隙率的二维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及三维热阻模型,定量研究不同固相导热系数、不同颗粒物粒级配及不同棱角磨圆度下,材料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颗粒级配和磨圆度不变的情况下,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随固相导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材料不同尺寸粒径间的差别较大时更易获得更高的整体有效导热系数,且粒径不同所造成的回填材料有效导热系数差别会随着固体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变得更为显著。而磨圆度不同所造成的有效导热系数差异会随固体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变得更为显著。颗粒磨圆度很高(球体)或很低(锥体)时,同样固相导热系数下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较小。本研究所得理论结果可以为回填材料的优选配置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取热效率及地热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9.
基于路用性能的表层矿料级配AK16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C16,AK16,SMA16等级配范围基础上,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表面构造深度试验、渗水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等混合料性能试验对AK16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具有密实耐久、低温抗裂与高温抗车辙等综合路用性能的表层级配范围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50.
高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规定了实验室的工作任务和效益内涵.结合高等院校实验室的特点,探讨了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的意义、原则,并初步构建了高等院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