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04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1.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ZnAl类水滑石化合物,并于400℃焙烧4h,研究焙烧产物对含NaH2PO4、Na2SO4、NaNO3、NaCl的混合溶液中磷的选择性吸附行为.发现该产物表现出对磷具有高选择性,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后趋于饱和,可达35mg.g-1,该值比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的该材料的吸附量增加了1倍;且随着吸附量的增大,溶液的pH变大,验证了该体系对磷的吸附机制很可能是磷酸根与吸附剂进行表面络合.本工作提供了一条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磷吸附量的途径,同时该合成方法简洁且产量大.  相似文献   
912.
为探讨稀土元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噻唑兰(MTT)法研究了氯化铒(ErCl3)和氯化镝(Dy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001,0.1,1μmol/L的ErCl3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其他测试浓度下的ErCl3对小鼠脾细胞增殖没有影响.除浓度为0.1μmol/L的DyCl3对小鼠脾细胞增殖没有影响外,其他测试浓度的DyCl3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在测试浓度范围内,ErCl3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促进-没有影响-促进;DyCl3均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其促进作用减弱.ErCl3和DyCl3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是类似的,浓度为0.001和0.01μmol/L的ErCl3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同样浓度的DyCl3则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升高浓度为0.1μmol/L时,ErCl3和DyCl3均抑制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升高浓度为1,10μmol/L时,它们都转而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时间为4h时,ErCl3和DyCl3均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当作用时间延长到8h时,其提高NK细胞的活性的能力减弱,甚至个别浓度转为降低NK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提示,ErCl3和DyCl3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与其作用时间、浓度和稀土化合物的种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13.
菠萝浓缩汁是菠萝最主要的加工产品,在常规的加热浓缩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易挥发的香气成分损失.为了探明最容易挥发损失的香气成分,同时建立一种鉴别菠萝汁饮料是由鲜榨菠萝汁还是由菠萝浓缩还原汁生产的方法,进行了菠萝原汁的真空微波快速浓缩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菠萝原汁和菠萝真空微波浓缩还原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对比.结果显示菠萝经真空微波浓缩后消失的成分为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罗勒烯,损失较大的几种成分分别是D-柠檬烯,十五烷以及古巴烯等.浓缩后增加的成分主要有香叶基丙酮.结果说明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乙酯、罗勒烯等成分可能是热浓缩过程中最容易挥发损失的成分,同时这些成分可作为鉴别鲜榨菠萝汁和浓缩菠萝汁还原果汁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914.
采用超声辐射及索氏萃取技术,对兖矿高温煤焦油进行连续分级萃取,借助GC/MS对所得萃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7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是由1-4环芳烃的组成,其中萘、甲基萘、苊烯、芴、菲、蒽、荧蒽、芘、三亚苯、苯并二萘嵌苯和苯并芘含量较高。杂环化合物中检测到的含氮化合物远多于含硫化合物,表明兖矿高温煤焦油应该是一种高氮低硫的焦油。并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物各组分的分布规律,为提高高温煤焦油附加值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15.
在我们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多种由生物大分子配位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吸收等方法对配合物的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配合物的形成,用MTT法考察了他们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所试化合物优于或相当于顺铂和MTX的活性.  相似文献   
916.
采用结合浓差极化理论的Spiegler-Kedem(S-K)模型进行苯胺类化合物纳滤过程中的溶质反射系数(σ)和溶质渗透系数(Ps)的计算,研究操作压力、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苯胺类化合物反射系数的影响;另外通过空间位阻模型计算出3种纳滤膜的孔径,并与实验测定值比较,研究纳滤分离过程中的分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和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与溶质反射系数具有相关性,纳滤过程中筛分作用为其主要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17.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super-nanostructures have obt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nanotechnology. A series of superstructured-nanonetwork and nested-nano- network bismuth compounds have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based on lattice-directed topotactic transformation. Here we further develop some specific superstructures by transformation within different crystalline types, such as hexagonal BiI3 micro/nanoplates, tetragonal BiOI micro/ nanoplates and nested two-dimensional (2D) orthogonal Bi2S3 nanonetworks, based on the lattice matching between the product and precursor. The method offers a convenient and common route in synthesizing heterojunctions and bi-material nanostructures similarly.  相似文献   
918.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rejection of some lines ofTriticum monococcum (Tm44 and Tm46) by the aphidSitobion avenae were explored. In allT. monococcum lines studied, whether unfavourable (non-host/resistant plant) or favourable (host/susceptible plant), the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amic acids, a family of aphid-resistance factors in cerea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evels in the favourable host-plantTriticum aestivum cv. Therefore, hydroxamic acids did not account for the host/non-host patterns observed. Phloem sap was collected by stylectomy from young seedlings of favourable and unfavourable plants. In non-aphid-resistant genotypes, the success in stylectomy, the proportion of amputated stylets resulting in long (>1 min) exudation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exudation, and the final volume of sap exuded,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aphid-resistant genotyp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phid interference with the phloem sealing system of the plant is a likely mechanism of rejection ofT. monococcum lines Tm44 and Tm46 as hosts byS. avenae.  相似文献   
919.
某些杂环化合物对青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极化曲线法、失重法和气体加速腐蚀法研究了咪唑(IA)、苯并咪唑(BIA)、巯基苯并四氮唑(PMTA)、苯并三氮唑(BTA)、巯基苯并噻唑(MBT)等五种缓蚀剂对青铜的缓蚀作用。实验发现,MBT的效果最好,在50℃、3.5%NaCl溶液加速腐蚀条件下,在缓蚀剂浓度为10^-2mol·L^-1时,MBT的缓蚀效率为99.1%,而BTA的缓蚀效率为92.4%。经MBT处理后的青铜样块,色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20.
络合法分离页岩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了用TiCl_4、CuCl_2,·2H_2O络合富集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套络合分离页岩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实验方法,即依次用TiCl_4络合、CuCl_2·2H_2O络合、旋转薄层色谱将样品分成四个组成:未络合分、碱性分、非碱性分Ⅰ、非碱性分Ⅱ,并用IR法检验了非碱性分Ⅰ和非碱性分Ⅱ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