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植物β-淀粉酶的提取与酶粉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用甘油作溶剂,提取植物β-淀粉酶的优化提取条件;提取液的保存与纯化以及酶粉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杜鹃两个不同抗寒性的栽培品种毛白杜鹃和西洋杜鹃叶片磷脂的主要组分和脂肪酸组成。杜鹃叶膜磷脂主要是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脂(PE)、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棕榈酸(16:0)、反式-3-十六碳烯酸(16:1(t))、硬胆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膜磷胆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及磷脂酰甘油(PG)的饱和脂肪酸水平均与品种抗寒性相关。抗寒品种毛白杜  相似文献   
74.
Pt及其修饰电极对丙三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丙三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s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丙三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丙三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较,Sb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丙三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14V,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合消耗表面氧物种,几乎完全抑制了丙三醇的电氧化。本文还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7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酒中的糖、甘油和乙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酒中的糖、甘油和乙醇的方法.果酒样品用Sep-Pak-C18固相微萃取小柱预分离,以WatersSugar-PakⅠ钙型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0.05g/LEDTA钙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一次进样测定果酒样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甘油和乙醇.最低检测限在微克级,相对标准偏差在0.92%~1.52%之间,标准回收率在97%~105%之间.方法用于果酒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6.
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丙三醇缩水甘油醚(glyceml polyglycidyl ether,GPE)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的基本性能.考察了温度、pH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改性材料(GPE-pADM)收缩温度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改性后的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37℃,pH值10.5,反应时间72 h,GPE用量20%,催化剂为三乙醇胺改性条件为最佳.GPE交联后材料的收缩温度明显升高,自由氨基含量降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接触角显著降低,亲水性明显增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交联对材料孔隙结构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两种策略实现1,3-丙二醇关键酶基因的共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油脱水酶(GDHt)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是甘油歧化为1,3-丙二醇(1,3-PD)的两个关键酶。采用多顺反子重组和质粒共存两种策略,对来自克雷伯肺炎杆菌(Klebsiela pneumoniae)的两个关键酶进行共表达。构建表达载体pET-28a-dhaB1B2B3-dhaT将两酶基因dhaB1B2B3和dhaT用SD序列相隔,在E.coli BL21(DE3)高水平共表达了GDHt 3个亚基和PDOR,表达蛋白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8%、9%、7%和9%。质粒pET-28a-dhaB1B2B3和pET-22b-dhaT共转化E.coli BL21(DE3)得到稳定的双质粒系统,48h后84%的细胞能同时含有两种质粒,GDHt 3亚基和PDOR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8%、6%和14%。两种酶在两种表达方法下均显示高于原始菌株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78.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单硬脂酸甘油酯三元共混物及吹塑薄膜, 并研究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单硬脂酸甘油酯三元薄膜的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流变性能、 热性能和结晶 性能. 其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为增韧剂, 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增塑剂. 结果表明: 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可改善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单硬脂酸甘油酯薄膜的力学性能, 并提高聚乳酸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79.
丙三醇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螺旋霉素链霉菌发酵过程中,添加丙三醇有助于螺旋霉素的合成。在摇瓶实验中,于发酵开始时添加丙三醇(φ=0.000 8)效价提高约20%~30%。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实验,不仅成功地验证了丙三醇的促进作用,还通过测定发酵液中多种相关有机酸含量、菌浓、总糖和NH2-N浓度等参数,初步分析了丙三醇的作用机理,即丙三醇主要增加了EMP途径和TCA循环的代谢流,在发酵初期可能有助于激活菌体,促进细胞的初级代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螺旋霉素的生产速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80.
甘油生物歧化过程动力学数学模拟和多稳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用过量动力学模型描述了甘油生物转化的连续培养和间歇培养过程,讨论了系统中出现多稳态现象的条件和原因,并用实验证实了多稳态的存在。提出了反应器中底物浓度变化速率的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描述了毒性产物乙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