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以磷钨杂多酸为钨前驱体用浸渍法制备系列具有不同Pt含量和不同HPW/ZrO2焙烧温度的Pt/HPW/ZrO2催化剂。通过BET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和X线衍射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结构,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其对甘油水溶液催化脱氧制取1,3-丙二醇(1,3-PDO)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负载磷钨杂多酸经500℃以上温度处理,磷钨杂多酸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单斜相WO3和磷氧化物分散在ZrO2表面。Pt/HPW/ZrO2催化剂对甘油脱氧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铂负载量、HPW/ZrO2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压力及甘油浓度等因素的变化,对甘油转化率和1,3-PDO收率的影响较大。在4 MPa、130℃、液体体积空速(LHSV)为0.25 h-1的反应条件下,2.0%Pt/HPWZ10(700)催化剂上60%甘油水溶液催化脱氧反应可得到53.4%甘油转化率和44.5%的1,3-PDO选择性,产物中1,3-PDO与1,2-丙二醇(1,2-PDO)摩尔比值达到14.3。100 h稳定性实验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32.
考察罗伊氏乳杆菌(L.reuteri)静息细胞转化甘油的重复利用,甘油脱水酶的原位再激活,以及补加培养基对再激活甘油脱水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体经二次转化后基本丧失转化能力,甘油对胞内甘油脱水酶具有强烈的抑制灭活作用;确证胞内存在甘油脱水酶再激活体系;不具转化甘油能力的L.reuteri可被补加的培养基在一定程度上再激...  相似文献   
33.
翟凤英  尹红娜 《河南科学》2011,29(3):280-282
以甘油和丙酮为原料,经缩酮反应制备丙酮缩甘油.探讨了原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的选择及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原料甘油:丙酮=1:3(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6%,丙酮作为带水剂,用量为V(甘油):V(丙酮)=1:4.5,在最佳条件下,该步反应取得了85%左右的较高收率...  相似文献   
34.
35.
以黑龙江高纬冻土带与青海高山冻土带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GDGTs)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均含有类异戊二烯GEGTs(iGDGTs)和支链GDGTs(bG—DGTs)。不同样品中Ri/b值(iGDGTs含量与bGDGTs含量的比值)差异较大,且和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证实了Ri/b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冻土带土壤的干旱情况。BIT指标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表明其具有指示土壤湿度变化的能力。基于bGDGTs的环化指数(CBT)计算出的pH与土壤实测pH相关性很高,表明该指标可用于重建冻土带古土壤pH。然而,基于bGDGTs的甲基化指标(MBT)与年均气温(MAAT)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表明温度不是影响冻土带土壤MBT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采用生物甘油为原料制备二元醇,并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同时,研究了甘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苯酐、顺酐、丙二醇、甘油、苯甲酸之间物质的量比为0.7:1.3:0.6:0.6时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综合性能最好,达到了通用型树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为了得到高产并符合生物柴油标准的微藻油脂的藻株,本文研究了在外源甘油存在的情况下野生型(WT)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甘油激酶过表达藻株(GKOE)以及甘油激酶RNA干扰藻株(GKRNi)在添加浓度为20 mmol/L外源甘油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油脂产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甘油兼养的GKOE藻细胞浓度可达到2.23×107个/mL,明显高于甘油兼养的WT的1.79×107个/mL和GKRNi的1.78×107 个/mL;(2)甘油兼养的GKOE油脂含量可达到31.73%,比甘油兼养的WT和GKRNi分别高了27.20%和26.63%;(3)尼罗红染色显示甘油兼养的GKOE荧光强度比甘油兼养的WT和GKRNi分别高16.26%和17.83%;(4)甘油兼养的GKOE总脂肪酸产量可达到0.052 mg/mL,比甘油兼养的WT和GKRNi高了36.84%和10.64%,说明其油脂适合于生物柴油开发.  相似文献   
38.
L-果糖是一种重要的稀少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学合成等领域。通过构建E型马肝乙醇脱氢酶和NADH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再偶联醛缩酶重组大肠杆菌催化甘油合成L-果糖。对表达E型马肝乙醇脱氢酶和NADH氧化酶的菌株进行诱导条件的优化,诱导温度20℃,诱导时间16h,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添加浓度0.05mmol/L。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温度、pH值、湿细胞量、甘油浓度对合成L-果糖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优化条件为:温度40℃,pH值为9.0,湿细胞质量浓度为25g/L,甘油浓度为500mmol/L。在优化条件下得到L-果糖2.67g/L。采用全细胞转化方法以廉价的甘油为原料生产L-果糖,不仅省去了繁琐的酶纯化步骤,无须添加辅因子,而且生产成本低廉,期望为L-果糖产品绿色生产及现有技术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甘油三乙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乙酸、甘油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甘油三乙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带水剂、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甘油三乙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92~98℃;反应时间5h;n(乙酸):n(甘油)为4.5:1.0;催化剂用量为总物料质量的0.9%;带水剂苯用量为15mL(甘油为0.15mol的情况下)。甘油三乙酸酯的收率达到92.30%。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该催化剂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
We investigated the involvement of endocannabinoids in the control of neuronal damage and memory retention loss in rodents treated with the β-amyloid peptide (1–42) (BAP). Twelve days after stereotaxic injection of BAP into the rat cortex, and concomitant with the appearance in the hippocampus of markers of neuronal damage, 2-arachidonoyl glycerol, but not anandamide, levels were enhanced in the hippocampus. VDM-11 (5 mg/kg, i.p.), an inhibitor of endocannabinoid cellular reuptak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at hippocampal and mouse brain endocannabinoid levels when administered sub-chronically starting either 3 or 7 days after BAP injection and until the 12–14th day. VDM-11 concomitantly reversed hippocampal damage in rats, and loss of memory retention in the passive avoidance test in mice, but only when administered from the 3rd day after BAP injection. We suggest that early, as opposed to late, pharmacological enhancement of brain endocannabinoid levels might protect against β-amyloid neurotoxic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Received 26 January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4 March 2006; accepted 12 April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