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研究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62.
在联树模型的基础上,把图在曲面上的嵌入用其联树,也即其关联曲面来表示。然后通过对关联曲面进行分类,建立递推关系式,进而得到了一类异于目前已知嵌入分布的新图类的可定向嵌入分布。  相似文献   
63.
64.
65.
对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的伴生群落特征及其种群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毛瓣金花茶的伴生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龙虎山1、龙虎山2、陇召和驮塞4个样地共1 600 m~2的毛瓣金花茶伴生群落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2种,隶属69科158属,主要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桑科、樟科等。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82.87%),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9.21%),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为主。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毛瓣金花茶幼苗严重缺乏,种群更新能力弱,且多为小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应加强对毛瓣金花茶生境的保护,并对残存植株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6.
Two fossil dragonflies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to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in Liutiaogou Village,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y are assigned to two new genera and species, i.e., Sophoaeschna frigida gen. et sp. nov. and Falsisophoaeschna generalis gen. et sp. nov. within the family Gomphaeschnidae Tillyard & Fraser, 1940.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Odonata from Yixi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econd record of fossil Gomphaeschnidae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67.
-个图在某个曲面上的嵌入三角剖分该曲面.那么这个图是上可嵌入的,对于一个近三角剖分图却不一定是上可嵌人的.已经证明了平面近三角剖分图的上可嵌人性与独立边集之间的关系是:若G的对偶图G*有[1/2φ]个独立边集.那么图G的最大亏格γM(G)=(「)β(G)/2」-1.进一步讨论了平面近三角剖面图G有k个三角△1,△2,…,△k其上可嵌人的条件.  相似文献   
68.
Two fossil dragonflies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to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in Liutiaogou Village,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y are assigned to two new genera and species, i.e., Sophoaeschna frigida gen. et sp. nov. and Falsisophoaeschna generalis gen. et sp. nov. within the family Gomphaeschnidae Tillyard & Fraser, 1940.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Odonata from Yixi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econd record of fossil Gomphaeschnidae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69.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64种(含变种67),隶属于491属123科.分析了历山种子植物的科型、属型、种型及其经济用途,对该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
报道贵州省织金洞弱蛛科蜘蛛一新属、新种:黔弱蛛属Qianleptoneta gen.nov.,五刺黔弱蛛Qianlep-toneta quinquespin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文中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