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研究发现,陕西凤县境内从二里河(铅锌矿)到八卦庙(金矿)发育了一条脆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与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图1,参9。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以浙江治岭头金矿为例研究蚀变作用过程金的迁移机制。治岭头地区出露由片麻岩类组成的前寒武系变质岩。片麻岩中,金的丰度值平均为11.9ppb,但矿脉两侧片麻岩的金含量平均为4.77ppb。从围岩到矿脉的蚀变带中金含量变化表明在热液蚀变阶段金发生过大量迁移。显然这些片麻岩是金的成矿岩。一般认为金的搬运形式主要是四氯合金络阴离子,过量Cl-有利于形成〔AuCl_4〕络阴离子,它在金的活化和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华亭煤田在1978年补充勘探过程中,在其南井田见到了一种特殊的岩层——杂色层。从此,关于杂色层的成因,众说纷云。笔者依据杂色层的产状、与煤层关系、粘土矿物变化和工业利用前景等,提出此杂色层应叫杂色泥岩;它是由原来沉积在煤层间的高岭石泥岩夹层,在煤层自燃时,经烧变的叠加成矿作用和后期风化淋滤时再造成矿作用形成的一种多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54.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区域型NE向构造控制矿带分布,次级NNW-NW向构造为矿区主要容矿构造,矿体均赋存于下二叠统厚层-巨厚层的弱变形灰岩中。“红化”(褐铁矿、菱铁化)蚀变为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裹体符合低盐度 NaCl-H2O体系,根据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经验公式,计算得出成矿深度为0.48~0.960km,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δDH2O、δ18O 值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为混合来源,主要是岩浆水与地层封存的古大气降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55.
探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岩的形成与分布及其对成烃和成储的影响。在岩心、薄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雷口坡组膏盐岩的岩石学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和测井特征等开展研究发现,雷口坡组膏盐岩层系发育云岩+膏盐岩、膏岩+云岩、灰岩+膏盐岩、膏盐岩+灰岩4种组合类型,以及潮上塞卜哈、潮上小型蒸发盐盆、潟湖和蒸发盐盆4种成因模式。雷一段-雷二段面状展布的膏盐岩以塞卜哈成因为主,龙岗地区雷一段发育环带状展布的小型蒸发盐盆;雷三段发育以川中为中心、呈水滴式展布的潟湖成因膏盐岩;雷四段在川西南-川西地区发育牛眼式展布的蒸发盐盆成因膏盐岩。川西地区雷四段膏盐岩层系中发育有品质较好的烃源岩和以膏溶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岩溶储层,具备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56.
在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类型,详细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对二郎山隧道西口引道公路上的榛子林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滑坡体结构及变形破裂形迹的分区特征的调查 ,结合滑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研究了滑坡的成因及近期复活机制 ,并提出了滑坡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8.
通过钻孔取样、野外考察、粒度分析等方法对山东小清河流域浅层的沉积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南部浅层沉积物以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为主,富含钙质结核和蜗牛化石等黄土标志物,发育明显的黄土-古土壤沉积旋回;南部粒度特征与青州黄土、北京降尘、西峰黄土等典型的风成沉积物相似,具有中国黄土的典型双峰特征,粒度分布明显粗于北京降尘和西峰黄土,而与邻近的青州黄土相似或较其稍粗,体现近物源的特性;末次冰期时裸露的渤海陆架是研究区黄土的主要物源区,中国东部季风和流域以南的山脉为黄土的形成提供搬运动力和地形条件;流域最北端发育古河道沉积,黄土与古河道间存在一个过渡带,沉积特征的差异和流域内南高北低的地势致使南部潜水面深度远大于北部,最终导致油气地震勘探中北部的地震激发效果明显优于南部。  相似文献   
159.
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的大厂矿田内。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搜集及井下详细的勘察,对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做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空间分布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因素所控制。根据以往勘察成果及综合研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属海底火山喷气同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0.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存在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致使该区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岩心样品,对岩样进行物性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压汞、核磁共振、X-衍射等实验,采用对比方法,找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粘土矿物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等特征上差别,从而得出引起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电阻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岩性细,含泥重;○2粘土附加导电性强;○3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这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