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慢性实验方法观察消为痛对大鼠胃肠电活动的影响及对胃粘膜的损伤,结果发现;(1)6mg.kg^-1消炎痛可增大胃窦,十二指肠慢性和快波振幅,增多胃窦峰电高活动相发生次数及十二指肠快波发生率,但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后4h胃粘膜无明显损伤,(2)12mg.kg^-1消炎痛可明显增多胃窦峰电高活动相发生次数(P〈0.01),增大胃窦慢性振幅(P〈0.05),也可提高胃电其它指标,同时损伤胃粘膜  相似文献   
92.
银染mRNA差异显示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对原发及转移灶胃癌标本总RNA为研究对象进行银染差示分析和回收差异条带,从中获得系列差异表达片段。随机选取5个从原发性胃癌样品回收的表达条带,以取自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的RNA进行点杂交验证,均被证实为真实带。对2个差异表达片段进行分析、测序和GenBank同源比较结果表明:MGD1片段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完全同源,属胃癌转移相关基因;PGD2与胃癌转移抑制相关,并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具99%的同源性。结果表明,银染差异显示法具有快速、直观、假阳性率低等优点,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的相关基因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C-myc蛋白在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细胞BGC823经他莫昔芬(TAM)处理后,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10 5MTAM处理胃癌BGC823细胞系24 h后,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及细胞计数,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C-myc在胃癌BGC823中高表达,经10 5 M TAM处理24 h后BGC823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C-myc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myc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且与TAM介导的BGC823细胞活力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94.
探讨mir-187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q PCR检测miR-187在胃癌SGC7901细胞、MKN45细胞和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GES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iR-187 mimics转染SGC7901细胞和MKN45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iR-18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87的表达明显高于GES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MTT实验显示转染miR-187 mimics后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增快(P0.05),流式细胞检测表明miR-187mimics转染可以减少SGC7901细胞的凋亡(P0.05),裸鼠成瘤实验提示转染miR-187mimics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成瘤(P0.05)。说明miR-187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生长、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提示miR-187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诊断胃癌的新标志和治疗胃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5.
为了满足数据挖掘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决策树的胃癌临床医疗信息分析应用研究模型.该模型是从业务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抽取与胃癌术后复发因素有关的数据,形成决策树的训练数据集.运用SPRINT算法,构建胃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寻找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证实胃癌术后复发首要危险因素是家族遗传.  相似文献   
96.
介绍内镜检查1142例并探讨其病理和病因。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常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残胃为胃癌前期状态。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胃仙治效剂对胃溃疡的作用。方法:接改良的OKabe法和使用乙醇制造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四组,即对照组(蒸馏水)、法英替丁用(3.6mg/kg/日)、胃仙治高剂量组(浓度100%)、骨仙治低剂量组(浓度50%)。乙醇所致的溃疡组,模型制备后三天开始给药,乙醇所致溃病组模型制备前给药。均每日二次灌胃,连续15天,每次给药2.0ml/200g容积。最后一次给药的次日剖检大鼠,计算溃疡指数及观察有无穿孔。结果:给药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胃仙治高剂量组作用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胃仙治煎剂具有抗大鼠实验性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98.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肠道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非核素银染TRAP法,对3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16例胃癌、9例食管癌、5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6例非肿瘤患者的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7.5%(14/16)、食管癌中为88.9%(8/9)、结肠癌中为80%(4/5),其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病灶越大、病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端粒酶活性率越高,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在相应癌旁组织和非肿瘤患者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皆为阴性.结论:端粒酶活性可能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标志物,它有望成为有力的胃肠道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并在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方面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酶水解分离人胃粘膜上皮细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金属螯合剂EDTA-Na2及各种蛋白酶水解分离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方法.将胃粘膜组织置于不同分离液中,37℃振荡50min,结果显示:胶原蛋白酶、链霉蛋白酶、胰酶、EDTA-Na2单独使用及胰酶与EDTA-Na2联合使用,样本得到的细胞都较少;而胶原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联合使用时,得到的细胞总数、上皮细胞比率及细胞活率都较高.用彗星电泳对胶原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联合作用下的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条件不会对细胞的DNA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报道了我院4年中经内窥镜诊断的909例消化性溃疡(PU)资料,胃溃疡184例(20.2%),十二指肠溃疡725例(79.8%),男性700例(77.O%),女性209例(23.0%),男女比例3.5:1,胃镜检出率27.1%。对pu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溃疡数目、部位及节律性进行探讨。强调了临床上PU的节律性改变的多样化,非典型性,诊断上主要以胃镜检查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