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34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介绍了一种低技术系统——人工湿地应用于中国上海崇明岛处理农村高浊度富营养化水体。该系统由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复合而成。氧化塘内利用生态纤维填料强化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底部基质采用比表面积大的陶粒,易于微生物挂膜和吸附悬浮颗粒物。结果表明:COD,TN,TP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60%,38.30%,65.38%和95.48%;处理效果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72.
根据空间气相和表面催化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应用耦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和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Chemkin,对氢气和空气的预混合气体在微型管道内的催化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讨论不同反应模型的燃烧特性以及导热壁、管壁材料(Pt,Si和Al)、预混合气体入口速度和当量比等因素对催化燃烧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催化反应对空间气相反应有抑制作用;在微型管道内,通过导热壁轴向间的传热,预热入口混合气体,使氢气燃烧更加充分;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燃烧过程同时存在着表面催化反应和空间气相反应两种控制因素;管壁材料和当量比对氢气的催化燃烧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为在微动力机电系统中实现催化燃烧以及扩展燃烧极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3.
以西安市西南郊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的DE型氧化沟工艺设计为例,参照德国和国内现有的设计规范,对DE型氧化沟系统的容积、需氧量、构筑物的水力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其结论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污水厂时参考。  相似文献   
474.
在水介质中利用过硫酸铵对炭黑表面进行氧化改性,考察了炭黑种类、氧化剂含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XPS和pH计测定分析了炭黑表面基团含量变化,通过膜过滤、激光粒度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及炭黑水分散液离心分离等方法考察了改性炭黑的水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为0.018%,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 h时,炭黑粒度由315.6 nm降至146.8 nm,其水分散液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最好,静置一年后无表观沉降。  相似文献   
475.
分别制备合成了碳载5-单羧基-10,15,20-三苯基钴卟啉(CoMCP)、铁卟啉(FeMCP)、锰卟啉(MnMCP)、铜卟啉(CuMCP)和镍卟啉(NiMCP)复合催化剂,并通过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和抗甲醇能力.结果表明:MnMCP对氧还原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氧还原起始电位为0.513V,催化性能最好;其他金属复合材料按照CoMCP,FeMCP,CuMCP顺序降低,而NiMCP的起始电位仅为0.198V,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相对最弱;在抗甲醇性能测试中,CoMCP,FeMCP,CuMCP,NiMCP的氧还原起始电位正移,具有较好的抗甲醇能力.  相似文献   
476.
利用不同Ce含量的Cu-0.4Cr-Ce合金进行包埋内氧化处理,对所得的Cu/Cr2O3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测定了内氧化层深、显微硬度、电导率及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内氧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内氧化层深增加;Ce的加入,不仅细化了晶粒,而且内氧化层深也相应加深,最高达770μm;同时Ce含量增加,也提高了Cu/Cr2O3显微硬度、电导率及抗拉强度,分别达到HV128、80%IACS和400MPa。  相似文献   
477.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Al3Ti金属间化合物和TiC颗粒增强Al3Ti基复合材料涂层,对比分析了两种涂层的高温氧化和浸泡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稍低于铝合金熔点(600℃)循环氧化70h后,两种涂层均没有明显的氧化增重,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性。氧化温度为900℃时,涂层的氧化增重呈抛物线规律增长,且复合材料涂层的抗氧化性低于Al3Ti涂层。在NaCl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中浸泡15天后,复合材料涂层的腐蚀程度最轻,涂层中的硬质相Al3Ti和TiC抑制了点蚀的扩展,但两种涂层均提高了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78.
重整气中CO深度去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两段CO深度去除法(M-O法):第1段采用选择性甲烷化和第2段采用选择性氧化,即对水汽变换(WGS)反应器出口约含体积分数为1%CO的重整气进行选择性甲烷化,将CO去除至0.1%以下,而后进行选择性氧化将CO去除至10×10-6以下.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与两段选择性甲烷化CO深度去除法(M-M法)相比,M-O法具有相近的热效率,工作温度移向低温,可在更宽的温度区间和更高的空速下满足CO去除深度的要求;另一方面,M-M法系统简单,而M-O法具有反应器更加紧凑的优势.此外,还探讨了在上述两种工艺过程的后段再附加上一段高空速选择性氧化过程,可将CO的去除深度进而提高到1×10-6以下,更加有利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9.
采用溶胶-凝胶和扫描电沉积法制备Ti基纳米TiO2-Pt(Ti/nanoTiO2-Pt)膜电极,Pt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25nm.在离子液体+DMF(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 Ti/nanoTiO2-Pt修饰电极对4-甲基吡啶(4-MP)的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同时讨论了4-甲基吡啶电催化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80.
The protecting group free synthesis of Anomala Osakana Pheromone isomer has been achieved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92% ee). A chiral γ-hydroxy-α, β-acetylenic ester was used as the key intermediate, which was obtained via asymmetric alkynylation of aldehyde. This was followed by readily handle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and lactonization in three steps with a high overall yield (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