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止血效果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体外综合止血评价模型,筛选止血效果良好的中草药。【方法】选择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R)和黏附率(Platelet adhesion rate,PAdR)、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ctivity,AT-Ⅲ)活性、血浆复钙时间(Recovery calcium time,RT)、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7项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析评价模型,对侧柏叶、三七、两面针、止血环酸进行体外止血活性评价,并通过小鼠出血与凝血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模型分析表明止血效果好的为侧柏叶、三七、止血环酸;效果较好的为两面针;效果差的为生理盐水。模型分析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该模型对中草药止血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葎草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胃排空、肠推进运动实验法以及离体胃、肠实验法,研究葎草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蒸馏水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82.53±10.69)和(50.88±8.68);葎草水提物大、中、小剂量(10.0、7.5、5.0 g生药/kg)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53.83±9.89)、(48.98±9.75)、(62.75±10.56)和(60.19±7.77)、(64.98±7.41)、(58.71±6.83);葎草醇提物中、小剂量(7.5、5.0 g生药/kg)组,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分别为(73.21±8.09)、(74.19±7.71)和(57.48±6.18)、(57.42±6.62)。与蒸馏水组比较,葎草水提物大、中、小剂量(10.0、7.5、5.0 g生药/kg)组均显著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P0.01),明显提高小肠推进比(P0.01,P0.05);葎草醇提物中、小剂量(7.5、5.0 g生药/kg)组也明显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P0.05),也明显提高小肠推进比(P0.05);在降低胃内容物残留率及提高小肠推进比,葎草水提物与相同剂量的醇提物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离体实验中,葎草水提物给药前后肠管、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分别为(1.20±0.06)g、(72.01±4.27)mg和(4.89±0.60)g、(211.42±6.76)mg;葎草醇提物给药前后肠管、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分别为(0.88±0.05)g、(70.20±3.26)mg和(1.43±0.17)g、(218.75±3.13)mg。与给药前比较,葎草水提物与醇提物给药后的肠管和胃底环状肌的收缩幅度明显强于给药前(P0.01);从给药前后肠管收缩幅度差比较,葎草水提物与醇提物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葎草提取物具有促进胃排空、肠推进运动的作用,且水提物作用强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83.
为探讨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Gastrodia elata)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不同采样点采集天麻样品,测定其浸出物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运用ArcGIS 10.2和SPSS 20.0软件分析采样点对应的77个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7个生态环境因子中,浸出物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水气压、土壤沙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风速、海拔、土壤淤泥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6种有效成分总量与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生态环境因子与天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为气候>海拔>土壤,气候因子中影响较大的为12月降水量、4月风速和12月平均气温。与坡度相比,海拔影响较大。土壤因子中影响最大的为土壤淤泥含量,其次为土壤沙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宁强县优质天麻培育及天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铅锌溶液处理蒜小鳞茎,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毒害加重,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分裂细胞异常率增高。分裂细胞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染色体解体,微核及核解体等,但锌对蒜根的毒害作用明显低于铅。  相似文献   
185.
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体琼脂稀释法体外观察11种中药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5%)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Fh6和W13株致甲真菌病真菌的作用,以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单味中药.结果表明6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1种或几种甲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牡丹皮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甲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6.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n Allexivirus isolated from garlic plants in Yuha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had been determined. The single-strand, positive RNA genome was 8451 nucleotides in length excluding poly(A) tail. The genome organization of this viru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other Allexiviruses but only with 62.8%-64.8% nucleotide acid identitie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roteins encoded by ORF1-6 shared 67.6%-78.5%, 55.4%-66.2%, 56.7%- 66.4%, 40.3%-55.6%, 66.3%-79.7% and 52.2%- 68.8% identities with those of the others respectively. The homology range between it and the other Allexiviruses was similar to that between the other distinct species in this genus. A mor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using all available CP amino acid sequences showed that it shared only 63.9%- 79.8% amino acids identical with the others. Therefore, it had been considered as a new member of the genus, named as garlic virus E (GarV-E). Phylogenetic analysis confirmed GarV-E as a distinct member and the correct nam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me members of genus Allexiviru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7.
以大蒜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5,1.0,1.5,2.0g/L)和8 羟基喹啉(0,0.002,0.004,0.006,0.008,0.010mol/L)作为预处理剂,设计5个处理时间(0.5,1.5,3.0,4.5,6.0h),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剂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预处理剂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情况下对大蒜根尖细胞中期分裂指数的影响是不相同的。(1)1.0g/L的秋水仙素处理3.0h,细胞的中期分裂指数最高,为6.11;(2)0.004mol/L的8 羟基喹啉处理3.0h,细胞的中期分裂指数也最高,为3.24。两种预处理剂互作处理时,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对不同浓度的有毒污染物C r6+、Hg2+、Cd2+、F-诱发大蒜根尖微核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核率随污染物浓度增加而升高.F-、C r6+、Hg2+均对大蒜根尖微核效应呈阳性反应、有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9.
川蔓藻水浸提液的克藻效应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普通小球藻在不同浓度的川蔓藻水浸提液中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川蔓藻对普通小球藻的克藻效应与机理、结果显示,川蔓藻的水浸提液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并具有浓度效应、96h的抑制率与浸提液浓度的对数线性相关.半抑制浓度(IC50)为6.332g(dw)/L.川蔓藻的水浸提液使藻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急剧增高,并显鲁改变了藻细胞外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比值、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川蔓藻的水浸提液主要损伤藻细胞的膜系统,川蔓藻水浸提液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机理为:损坏藻细胞的膜系统和改变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从而增加小球藻表面的疏水性,最终藻细胞絮凝沉降死亡.  相似文献   
190.
甘肃猫儿眼提取物对人LGC-7910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给予人LGC-7910细胞甘肃猫儿眼提取物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MTT法对甘肃猫儿眼提取物细胞毒性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为,分别给予LGC-7910细胞甘肃猫儿眼提取物10.0、1.0和0.1μg/mL 48 h后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82.4%、54.9%和33%,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3μg/mL;凋亡率分别为32.1%、25.6%和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