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230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最近10年来信息流变化趋势的探讨,总结出信息流的具体代表指标和计算方法.首先对构成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指标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提炼得到描述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的4大要素,印通讯因素、科技因素、教育因素和生产应用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最近10年来4要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1)由4部分指标描述复合生态系统信息流的构成,指标的累积解释率达81.75%;2)通讯因素是构成信息流的基础,该要素可由上网人数一项具体代表;3)10年来,通讯发展趋势呈现线性增长,教育发展趋势呈现S型增长,科技发展趋势呈现指数形式,生产应用要素和其他3项要素变化不合拍,呈现稳中有降趋势.属性研究提供了复合生态系统信息流的具体计算公式,对信息流的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必然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变化。探究江苏省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为江苏省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1980—2020年每隔10 a的各市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计算不同时期江苏省各地级市及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借助GIS技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插值分析(IDW),分析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利用弹性系数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率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比值,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规律。【结果】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显示,江苏省土地转出量最大的是耕地,转入量最大的是建设用地,其中土地利用转移最主要的方式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基于单位面积价值法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水文调节价值最大,水资源供给价值最小。从不同城市角度来看,苏州、盐城、淮安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空间插值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长时间序列中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与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弹性系数结果显示,高弹性值的区域相对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中弹性值的区域相对广泛呈片状分布,低弹性值的区域分布相对分散。【结论】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有重要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影响,同时决定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弹性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系数越高,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越敏感。  相似文献   
43.
高效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畜牧养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耀通 《武夷科学》2004,20(1):86-92
厌氧酸化预处理养猪污水 ,以灭活病原微生物并使有机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 ,为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创造条件。同时 ,在室内条件下 ,比较了由小球藻、光合细菌、乳酸菌、红酵母及产朊假丝酵母所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在不同初始数量配比、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经厌氧酸化预处理的猪场废水中 NH3 - N、有机质的去处效果及形转化藻蛋白的效率。结果表明 ,光照和黑暗条件对菌藻系统处理废水效果有一定差异 ,光照利于菌藻系统对氨态氮的去除 ,而黑暗条件则利于有机质的降解。振荡处理有机质去除效果比静置时高。同时 ,光照强度愈大 ,愈有利于氨态氮去除。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可使酸化猪场污水在 4 8h内 BOD5、NH3 - N的去除率分别达 96 .8%、98.7% ,同时产生 6 .5 4g/ L菌 -藻蛋白。显示出菌藻系统在资源化利用污染严重的养猪污水方面所具有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宝华山栎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营养元素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宝华山栎林群落乔木层营养元素的含量和循环。文中详细给出了乔木层现存量、年吸收及年存留中N、P、K、Ca、Mg五种元素的量和分配。  相似文献   
45.
电视艺术是继电影之后产生的又一新形态的艺术样式 ,尽管电视剧艺术汲取了戏剧、电影和其他艺术的养分 ,但由于受自身生存环境的制约 ,而有其自身的特质 ,从而在题材选择、情节结构、艺术技巧和功能等方面迥异于其它艺术样式。目前 ,这种特殊性存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拓展 ,以丰富电视艺术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6.
针对霍林河盆地良好的地质特征,为发展煤层气资源预测分析.指出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多在0.5%~0.6%之间,煤质含气量最高为7.7 m/t.煤质中煤层气含量以及煤层气中甲烷含量随深度加大而迅速增加.400 m以下为甲烷带,400m以上为甲烷-氮气带.并对含气量进行了预测,500m以下煤层气含量约3.0~7.7m3/t煤计,霍林河盆地煤层气远景储量在268.5×108~689.2×108m3之间.同时,指出了有利于煤层气形成和勘探的有利地段,9-73孔,21-11孔附近地区为最有利煤层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47.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顺序恰好相反.2)东部地区该支付的生态补偿总量为439.50×108yuan/a,各省平均为73.25×108yuan/a;中部总量为482.98×108yuan/a,各省平均为40.25×108yuan/a,西部总量158.56×108yuan/a,各省平均为12.20×108yuan/a.建议国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协调区域生态服务与生态占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48.
以山西省襄汾县官滩村为试点,介绍了当地名枣官滩枣的良种繁育和密植枣园建设的丰产管理技术,取得了“早成形,早见效,早丰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9.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协整分析等方法,对1980—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时序演化特征及协整关系进行探析。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产生影响;(2)农村聚落生态系统动态度大致经历了1980—2005年的变化微弱期、2005—2010年前后的中间下降期和2010—2020年的快速上升期;(3)1980—2020年,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体系不断优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4)93.55%的省(区、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规模的相关系数大于0.7,且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5)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农村聚落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协整,呈现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弹性为0.829。  相似文献   
50.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国际模式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高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国际农业科技园区三种基本开发类型 ,最后给出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