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365篇
系统科学   495篇
丛书文集   259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83篇
综合类   8097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04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针对目前传统通信节点选取算法无法进行最优节点精确选取, 无法有效保证物联网的有效通信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信息冗余度的物联网入侵最优通信节点选取算法. 首先构建通信节点转移特征建模, 计算标记网络入侵下的跳频节点和噪音节点; 然后设计通信分布序列分析模型, 计算节点信息冗余度和通信节点的极值, 根据节点信息冗余度计算结果将干扰节点进行排序去除, 根据极值选取最优通信节点; 最后对最优通信节点选取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 该算法可快速、 准确地实现物联网入侵下最优节点的选取,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且算法的综合性能优于目前其他最优通信节点选取算法.  相似文献   
942.
岸船通信面临着介质对高频电磁波( HF: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 的吸收损耗、海面湍流对电磁波的散射、海面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产生的多径信号干扰的问题。针对岸船通信通信传输信道的特点,建立其信道传输模型,求解出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提出了在岸船通信中接收机基于双调角器抗多径干扰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多径信号的能量,不需提高发射机功率即能提高通信质量,抗多径效果好且容易实现。建立高频电磁波电离层反射模型,使用解三角形算法研究了岸船通信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便于完善通信协议,提高通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白天最长能保持4. 5 h 通信,夜晚最长能保持7. 5 h 通信。  相似文献   
94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爆炸性增长,无线网络呈现出异构化、超密集等特性。协作通信具有可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5G移动通信网络中。从中继选择、转发方式和收发机增益等不同角度对中继网络模型进行分析;介绍了5G协作通信系统下的网络模型,如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超密集异构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等,并对不同网络模型下的应用场景进行阐述;对5G协作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和中继选择算法进行了类比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基于中继协作的5G通信系统网络中尚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4.
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三维互联框架形貌的3D g-C3N4(DCN)。以次磷酸钠和硫酸镍作为磷源和镍源,采用原位光沉积法在3D g-C3N4上沉积NixP,制备了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上均匀负载着直径几十纳米的NixP颗粒并且NixP表现为无定形结构;与体相g-C3N4(BCN)和3D g-C3N4相比,复合光催化剂有着更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以三乙醇胺为牺牲剂,在波长λ≥420 nm的可见光下进行产氢试验,研究了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光沉积20 min得到的3D g-C3N4/Nix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速率可达1 720 μmol/(g·h),远远大于纯DCN(7 μmol/(g·h))和光沉积20 min得到的BCN/NixP复合光催化剂(15 μmol/(g·h)),并且在经历5个光催化循环产氢测试后其循环性能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45.
为了减小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误差,分析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的基本原理,揭示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将光散射子单元和电荷感应子单元的结构和数据融合,研制并联自动切换的融合单元,提出一种粉尘浓度融合检测算法.实验发现:融合单元的检测误差≤11.3%,比光散射子单元小3.6%,比电荷感应子单元小3.5%;融合单元的平均标定分辨率为112.8,是光散射子单元的1.27倍,是电荷感应子单元的4.68倍;融合单元的标定线性度最好.表明融合技术克服了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的局限性,进一步减小了检测误差和提高了标定分辨率、线性度.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卫星通信的信息传输极易通过无线信道被非法接收,导致信息泄露,因此本文在现有物理层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元速率兼容低密度奇偶校验(rate compatible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RC-LDPC)码的星地信道编码方法,并应用在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AMC)系统上.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将私密信息隐藏在删除位置,通过缩小安全间隙,提高合法接收误码曲线的下降速率,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利用NI USRP与LabVIEW搭建的平台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算法能够保证接收端正确接收,窃听端误码率达0.5左右,保证了信息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947.
为探讨极危植物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以贵州地宝兰成年盆栽植株为材料,通过人工遮阴的方法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处理(8%、20%、45%和100%自然光照),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光合-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20%、45%和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8%光照强度下的Pn呈“单峰”型曲线,20%光照强度下的日均Pn值最高,为(1.922±0.453) μmol·m-2·s-1;(2)贵州地宝兰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在20%光照强度下最高,在此光照强度下的光合能力最强;(3)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0在100%光照强度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10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遭受了严重的光抑制;(4)叶片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b)]含量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Car/Chl (a+b)呈相反趋势;(5) 20%光照强度下贵州地宝兰的株高、基径、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最大,8%光照强度下次之,100%光照强度下最低。研究表明,贵州地宝兰对不同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20%光照强度最适宜其生长;在迁地保护中,可选择相对开阔且具有一定遮阴效果的环境进行苗木种植;在种群恢复过程中,可适当间伐上层乔灌木,增加林下透光率,提高贵州地宝兰的生长速度,促进其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948.
Fe/HNT (Iron/Halloysite-nanotube) heterogeneous semiconductor catalysts operating effectively under visible light were developed by using FeCl3, FeSO4 and Fe(OH)3 sludge precipitated after electro-Fenton process and named as Fe/HNT-I, Fe/HNT-II and Fe/HNT-III, respectively. Chemical configuration and particle morphology of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D, SEM-EDS and UV–vis DRS. Effect of the developed Fe/HNT photo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eactive Orange 16 (RO16) textile dye under visible light. The photocatalytic decolorization of RO16 was 95.6%, 99.3% and 96.6%,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Fe/HNT-III 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was effective compared to Fe/HNT-I and Fe/HNT-II. The iron ratio in the catalyst's structure (Fe:HNT ratio 0.25, 0.5 and 0.75 (w/w)) and pH value (4, 7 and 9) in production phase were also changed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catalytic effect of Fe/HNT-III. An Fe:HNT ratio of 0.25 and a pH of 4 were determined a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atalyst production. Optimum H2O2 dosage value was also investigated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ed to be 10 ?mM. Final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further us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TerHCl) active drug and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the textile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949.
针对城市照明会影响植物花果期物候的变化,提出园林植物与照明关系的研究;利用跟踪观测的方法,记录被照植物生长环境,计算被照射植物的花期及生长季,并与文献记载植物花果期进行比较,研究夜景照明与园林植物花期果期的关系;得出人工光照是影响绿化植物花期与果期的直接因素,园林植物花期可作为人工光照对植物物候影响指示器;受人工光源照射的园林植物花期变化相对明显,展叶期变化也相对明显,乔木花期对人工光照反应较为弱;落叶植物花期对人工光照敏感,夜间光照下落叶乔木果期提前,花期延长;园林植物花果期对 LED 白光、黄光光谱照射较为敏感;指出得出深入对城市光环境与绿化植物花果期影响的研究,可有效掌握受人工光照下的园林植物花果期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园林植物生长、保护生态环境、指导园林夜景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0.
介绍民数控车床间的通讯方法以及利用8031单片机实现计算机对数控车床的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