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04篇
系统科学   144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25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该文分析并探讨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的主要原则,结合实际算例,采用无功功率统计法,对220 kV及以下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进行计算分析,经济合理地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此计算方法符合经济补偿原则,在工程实际中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摩托车出行的人体损耗成本,以人体皮肤平均温度变化作为低温环境下交通出行的人体损耗指标,应用人因工程学的方法构建了相应的人体损耗成本计算模型,以春运摩托车返乡潮为案例探讨了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对出行者的身体健康确实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极限温度下的人体损耗成本较大。低温环境下摩托车出行的人体损耗成本的计算模型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为人们在低温环境下的摩托车出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3.
室内短距离无线环境5.8 GHz频段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办公室环境中,测量了5.8 GHz频段的短距离无线传播特性.基于大量的实测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建立路径损耗模型并得到阴影效应的统计特性.通过对测量频率响应傅里叶反变换得到冲激响应的功率延迟谱,得到时域均方根时延扩展的统计特性.进一步建立均方根时延扩展和频率相干带宽的经验指数反比关系表达式,并分析时延扩展与阴影效应之间的负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物联网”末端无线传感网中的节点布置、功率控制、射频识别等设计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上行经典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闭环功率控制算法未考虑用户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导致小区总吞吐量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划分的闭环功率控制算法。根据每个用户到服务小区的路径损耗将其划分为小区中心用户或小区边缘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设置目标SINR值时仍使用经典SINR闭环功率控制算法,为小区边缘用户设置目标SINR值时考虑其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使用新的方法。理论分析以及MATLAB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闭环功率控制算法和经典SINR闭环功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总吞吐量。  相似文献   
995.
对高温加热条件下的试验钢坯氧化特性进行分析,测定钢坯在不同加热方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下的氧化烧损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氧化层结构。结果表明,空气条件下加热,试样氧化烧损率达16.39kg/m2;加入石墨条件下,氧化烧损率为7.23kg/m2;真空条件下,氧化烧损率极低,未出现熔融现象。低温阶段,试样氧化层呈疏松、多孔结构,850℃左右开始氧化,至1100℃左右氧化速率急剧增大,1380℃,液相熔渣从表面流淌不断裸露出新表面,氧化烧损率随加热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996.
以丁腈橡胶(NBR)为基体,制备水滑润橡胶轴承,以水作为润滑介质,研究不同因素对橡胶轴承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量以及二硫化钼量增加,橡胶轴承的硬度逐渐增大;炭黑量和二硫化钼量明显影响橡胶轴承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在炭黑为70 phr,二硫化钼为10phr时,轴承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最小.对磨损和摩擦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检验某水电站5#变压器铭牌损耗参数的准确性,为变压器损耗分析提供依据.方法:空载损耗从5B高压侧加压和低压侧加压进行测试;负载损耗在发电机电流升至最大输出值,分别在变压器油温达到40℃、50℃、55℃时进行测试.结果:若不带主变高压侧电缆时,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与铭牌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在额定电流下,再用绕组温度换算至参考温度时,负载损耗均与铭牌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大型变压器由于短路阻抗电压校正到参考温度基本不变,因此阻抗电压值与铭牌值无明显差别.结论:某水电站5#变压器铭牌损耗参数均与现场测试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偏差符合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998.
A general strategy has been developed here to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nickel (Ⅱ)-substituted α-Keggin-type polyoxometalate and polyaniline coated Fe2O3 hollow nanospindle (Fe2O3 hollow nanospindle@PANI/α-SiW11Ni composites) via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hod. Fe3+ was first hydrolyzed and polymerized into Fe2O3, then dissolved into [Fe(H2PO4)x]3?x, resulting in hollow structure. The polyoxometalate existed in polyaniline as a proton-doped counter-ion form, rather than as a separate crystalline state. The protons and anions entered the PANI main chain and combined with N atoms of amines and imines on the PANI chain ((-NH?+ ?= ?)/α-[SiW11Ni(H2O)O39]6-) to form poles and bipolar delocalization into π bonds of the whole polyaniline molecular chain, which leaded to conductance and polarization. The Fe2O3 hollow nanospindle@PANI/α-SiW11Ni composites were proven to be excellent microwave absorber in terms of reflection loss (RL) and bandwidth. The maximum RL value was up to ?53.6 ?dB at 3.5 ?mm and 6.9 ?GHz. The broadest absorption bandwidth exceeding ?10 dB was 6.3 ?GHz at a thickness of only 1.9 ?mm. Moreover, the ternary composites presented obvious multi-band absorption with the matching thickness range of 1.5–5 ?mm. The absorption peaks bandwidth reached as wide as 14.3 ?GHz, which included all C-Ku bands. The hollow and core-shell structures could provide non-uniform interface for the induced polarization loss and space for the reflecting and scattering of microwave. The carrier, pair-ion carrier and hydrogen bond network could lead to conduction loss. The magnetic losses were caused by eddy current effect and natural resonance. This work can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regulation of new absorb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幅提升, 分布式的电源接入给中压配电网潮流分布带来了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从而加大了线损计算的难度, 不利于电网经济性考核指标的制定. 因此, 极限线损的计算方法与模型越来越引起重视.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不变量的配电网极限线损计算模型, 以实现含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极限线损的快速计算. 首先, 分别依据潮流计算与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配电网各节点与电源的各阶半不变量; 然后, 用 Gram-Charlier (GC) 级数展开式计算得到各个状态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 最后, 根据置信区间确定配电网极限线损. 以 IEEE34 节点系统为算例, 分析了不同节点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验证了应用半不变量法的线损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及其在大规模配电网应用中的计算速度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Mindlin及Loganathan解,给出正截面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和土体损失这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下新建隧道对拟建平行隧道地层变形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以北京典型地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截面附加推力影响系数及盾壳摩擦力影响系数随着隧道间距和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两者最大值点随隧道埋深每增加10 m,其位置距开挖面增加1倍洞径,即6 m;土体损失影响系数随着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