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1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562篇
系统科学   415篇
丛书文集   259篇
教育与普及   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75篇
综合类   1140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恒温条件下从嗜麦芽假单胞菌中获得酪氨酸酶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酪氨酸酶催化氧化酪氨酸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并得出该反应符合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的结论。该方法不需要将酶提纯 ,可以原位测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2.
揭示生物机制在智能计算中的应用。与生物学相关理论相结合 ,论述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和DNA计算的生物机制 ,揭示生物学思想在其中的应用 ,说明现在各类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3.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模拟了旋转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 ,其中岩石损伤场的求解采用解耦的方法。同时还对旋转水射流的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前期的试验结果一致 ,均显示旋转射流具有较强的破岩能力 ,其原因在于旋转射流的质点具有三维速度 ,破岩时以倾斜冲击为主 ,易于在岩石表面形成拉伸和剪切破坏 ,回流的干扰较少 ;破岩过程首先是形成一环形破碎带 ,然后沿径向和轴向发展 ,所形成的破碎坑呈内凸锥状。旋转射流破岩的优势在于破碎面积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4.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 ,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 ,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西分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5.
将复变函数理论与位错理论相结合 ,在考虑了裂缝表面有流体压力作用且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下 ,建立了无限大介质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对水力压裂中多裂缝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力学分析。假设裂缝沿着垂直于局部最大周向拉应力方向扩展 ,应用数值方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 ,得到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转角。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时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强度因子远远小于法向应力强度因子。当两个裂缝尖端垂向距离为零时 ,法向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两个裂缝尖端没交叠之前裂缝基本沿着轴线扩展 ;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小时 ,两裂尖偏离自己的轴线向避开对方的方向扩展 ;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大时 ,两裂缝向靠拢对方的方向扩展 ,最终将贯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6.
氧自由基清除剂及其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医学界、生物学界及体育界关于氧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现状,分析归纳出氧自由基清除剂的种类、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作用及清除机理、抗氧自由基天然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在体育运动领域中对运动员健康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巴比妥酸对B 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比妥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且巴比妥酸的浓度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及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 4×10-7~3 1×10-3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21和0 9954.对振荡体系的扰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8.
苯甲醛族化合物抑制蘑菇酪氨酸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报道几种苯甲醛族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反应活力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族化合物对酶的效应表现为可逆抑制作用,苯甲醛及其m-和p-甲氧基取代物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而o-位、m-位和p-位羟基取代物表现为竞争性抑制。通过测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和抑制常数来比较抑制剂作用的强度,探讨不同取代基团对抑制作用的影响。提出抑制剂与酶分子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49.
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7,他引:16  
报道了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效应为可逆抑制效应.测定导致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20和1.00mmol/L.苯甲酸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4mmol/L苯甲酸使得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42s延长到200s.测定苯甲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测定抑制常数为0.95mmol/L.苯甲酸与酶的结合导致天然酶的内源荧光的量子产率下降,但荧光发射峰没有位移.作者提出抑制剂与酶分子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50.
GC-MS法分析茶叶中提取物TGP的单糖组成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水提取茶叶并采用凝胶纯化,从茶叶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TGP.TGP被硫酸完全水解,单糖产物用盐酸—羟胺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化处理,GC—MS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G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同时探讨了单糖的糖腈乙酰酯衍生化及衍生产物在质谱中的电离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