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484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用原子力显微镜 ( AFM)对西洋参多糖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 ,发现 PPQ- d呈多股紧密并行螺旋形排列 .这种现象是由于该多糖中所含糖醛酸发生糖链间氢键缔合所致  相似文献   
442.
显微光弹性全场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数字图像分离等倾线与等差线,得到全场等差线条纹图;提出并实现用倾斜补偿器实现显微镜下的等差线条纹全场相移测量。对偏光显微镜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显微镜下的单向拉伸实时全场测量,并将应用于单向拉伸实时全场测量。  相似文献   
443.
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SD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心肌间质胶原网络是一个由心肌束、心肌细胞群、心肌细胞间到心肌细胞内及心内膜、心肌毛细血管间胶原纤维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编织有一定规律,可分为4种联接方式:(1)框格式联接.广泛存在于心肌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以及心肌细胞膜上;(2)树根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3)直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4)细胞内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相似文献   
444.
在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采集了固体燃料(煤炭、木材)燃烧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对796个颗粒物进行了分析.根据颗粒物的显微特征和化学元素组...  相似文献   
445.
厚样品电子断层成像中的电子透过率非线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透射电子显微术中厚样品电子断层成像的质量,研究了电子透过率与样品质量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厚样品电子断层成像的影响.在微米量级厚样品电子透过率实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系列投影像并进行了图像重构.模拟结果表明,电子透过率的非线性会在重构结果中产生伪结构,投影值偏离量随投影位置的变化率与伪结构相关.进一步评价了样品在不同倾斜角度范围时电子的非线性透过率对图像重构质量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随样品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强,并有可能降低图像重构的质量.  相似文献   
446.
戴沛霞  王栋  万立骏 《科学通报》2011,56(11):793-803
基于自组装的基本原理, 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在表面构筑主客体复合纳米结构是纳 米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在单分子科学和纳米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以其原位、实时、实空间和原子级分辨的优点, 在主客体复合体系 表面自组装的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表面组装中, 主客体分子之间有多种不同 的复合模式, 最常见的是客体分子填充于由主体分子构成的含有空腔的二维骨架结构, 空 腔的大小和对称性由主体分子的结构调节, 客体分子通过尺寸匹配等效应填充; 客体分子 能够沿着主体分子形成的单层结构外延生长, 在主体分子层上面形成第二层客体结构; 此 外, 主体分子形成的组装结构能够根据客体分子的尺寸和形状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不同 的客体分子, 进一步丰富了主客体复合结构的内涵. 本文以主客体分子之间的复合方式为 主线介绍固体表面构筑主客体复合纳米结构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47.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ensile behaviours of cerium (Ce) doped polycrystalline Co-9Al-4.5W-4.5Mo-2Ta-0.02B alloys (doped 0.05 and 0.2 at.% Ce) at room temperature (RT) and 600–800 °C were investigated. In-suit tensile test under SEM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mechanisms at RT. Aged at 800 °C for 50 h, the 0.05Ce alloy consisted of a Co solid-solution matrix (γ-CoSS) and nano-scale cuboidal γ′-Co3(Al, W) precipitates, while for the 0.2Ce alloy, κ-Co3(W, Mo) precipitates and γ′-depleted zone were present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in addition to the γ/γ′ microstructure. The 0.05Ce alloy exhibited flow stress anomalies at 700 °C. With higher Σ1∼3 boundary fraction and cleaned-up grain boundary, the 0.05Ce alloy always showed greater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than the 0.2 Ce alloy with the grain boundary precipitates at temperatures up to 800 °C. Doped 0.05 at.% Ce made the Co-9Al-4.5W-4.5Mo-2Ta-0.02B alloy have an excellent elongation of 6.1% at 700 °C, owing to a mixed transgranular dimple plus intergranular cleavage fracture. The slip bands transferring through the low-angle grain boundary and slipping of the γ′-Co3(Al, W) in the 0.5Ce alloy resulted in excellent ductility of 20.4% at RT.  相似文献   
448.
在离轴数字全息显微技术中,离轴光路往往在数字参考光重建过程中导致倾斜的相位畸变,严重影响重建质量.采用一种畸变相位自动补偿的方法,对数字全息重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全息图的频域图进行处理,找到+1级像和零级像所成角度的对应关系,利用多像素坐标计算,得到相应的倾斜数字参考光.利用倾斜的数字参考光进行数字重建,再通过对重建相位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最大连通区域判定找到最佳补偿相位,实现相位的自动补偿.实验证明方法效果较好,能实现自动消除一次相位畸变的功能.  相似文献   
449.
通过往PTFE中加入经过一定处理的石墨烯和碳纤维,经过称量材料、球磨混料、冷压成型、烧结固化等步骤制备出平面滑板试样。利用MMG 10型气氛保护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平面滑板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平面滑板试样摩擦面的微观形貌,探讨了石墨烯与碳纤维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能减小平面滑板试样的摩擦系数,碳纤维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平面滑板的耐磨耗性能。含有质量分数2%的石墨烯和30%的碳纤维的平面滑板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50.
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来源无机气溶胶颗粒PM1.0的颗粒模态和颗粒相中化学相的组构状态,探讨颗粒表面污染的吸附-转化特点以及与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对应关系,文章利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能谱仪EDS,基于电子束平行辐照模式下的持续辐照/分段采谱的方法,以单颗粒分析的方式统计分析了不同来源无机气溶胶颗粒PM1.0的颗粒混合态和污染特征,并对电子束持续辐照下颗粒模态的转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电子束持续辐照下S/Si相对含量变化规律,近似评估PM1.0不同来源颗粒物颗粒中S的含量与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