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了带人工黏性的非理想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周期边值问题,给出了此类流体方程组全局解的存在性,通过能量估计方法,证明了该问题的全局解渐近收敛到定常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02.
Abundant apatite grains with elevated SrO content were found in leucitite-ijolite xenoliths in the Dangzi Mountain,Heilongjiang Province.Morph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s,and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the Sr-rich apatite,were carried out using an electron microprobe.Two principal types of apatite were distinguished.One type occurs as short-prismatic crystals with Sr-rich rims,while another type with acicular or finely columnar shapes constitutes Sr-rich apatite element maps and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patite revealed great variations in SrO content (0.42%-26.79%).The calculated structural formula of the measured Sr-rich apatite is:(Ca3.15-4.963Sr0.019-1.510Ba0.00-0.030Na0.006-0.108REE0.106-0.153) (P2.84-3.028Si0.009-0.094)O12(F0.675-1.079,Cl0.000-0.256,OH0.084-0.297).Mineralogical textures of apatite implied a replacement mechanism for the Sr-rich apatite.Sr-rich rims of apatite are suggested to have formed after metasomatism (isomorphic replacement) of early fluorapatite in a Sr-,light rare-earth elements (LREE),lithophile light elements (LILE)-and volatile-rich residual melt during late magmatism.However,the acicular apatite probably directly crystallized from a Sr-rich residual melt.The 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apatite was distinctive from that of leucitite-ijolite and its host rock.These differences,combined with mineralogical features of apatite,imply that Sr-LREE-LILE-volatile-rich components in the residual melt were derived from deep in the asthenosphere,and subsequently were enriched at a late stage in magma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03.
高钛型高炉渣流变特性是影响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重要因素,其对炉渣的排放、渣铁分离,甚至炉缸的寿命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高浓度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悬浮液模拟高钛型高炉渣体系,用NXS-11A型同轴圆筒旋转黏度计测量其表观黏度,研究了温度、颗粒体积分数及颗粒粒度等因素对悬浮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颗粒体积分数对悬浮液的表观黏度影响明显,颗粒粒度对悬浮液表观黏度影响较弱.在较宽的颗粒浓度范围内悬浮液符合Bingham塑性体,并得到了表观黏度与温度和体积分数的二元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经典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受限于平行狭缝间的荷电硬球流体.计算和分析了无外电场情形下,荷电量对体系的平衡结构和剩余吸附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有外电场作用时,电场强度对剩余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用于计算可压缩流体流动的三速度六角形LatticeBoltzmann模型,此模型要求粒子碰撞过程不仅满足质量和动量守恒,而且满足能量守恒.确定了此模型平衡态的形式,导出了此模型对应的宏观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此模型可用于计算具有温度变化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给出了一维压力波传播问题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6.
磁流体密封压力与结构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磁流体密封压力主要由间隙的磁通密度决定 ,结构参数对密封压力也有影响 .介绍了旋转密封结构按二维空间简化 ,并忽略足够远处的磁感应影响 ,导出密封压力公式 .通过实验 ,求出磁流体密封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范围 :磁隙 lg=0 .1~0 .3mm,磁极角 α=30°~ 4 5°,磁极宽 w=0 .4~ 1 mm,磁极高 h=1~ 2 .5mm.永磁体、导磁体的性能、体积和形状一定时 ,磁流体密封的结构参数在此范围选取可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压力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流体磁光效应的GRIN透镜型电流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当磁流体在电流激起的磁场作用下,光透过率将随着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四种传感器的结构设计都采用磁流体作为传感媒介,光纤作为信号传输通道,有效地实现了高压子系统和低压子系统的绝缘,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易于安装等特点.同时可通过改变磁流体的浓度和基液,来达到实际应用所需要的传感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8.
以地质背景和岩石组构分析为基础,对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中的重晶石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胶结物中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单一液相和单一气相四类原生流体包裹体,碎屑状重晶石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和少量单一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重晶石胶结物和碎屑状重晶石的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温度分别为160~200℃和120~140℃,盐度(NaCl)分别为20%~22%和18%~20%,密度分别为1.06~1.2 g/cm3和1.06~1.11 g/cm3,成矿压力分别为150~180 MPa和30~45MPa.结合锶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于深循环的下渗湖水与岩浆水共同构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和中偏高密度混合热卤水.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的热液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的叠加耦合而形成重晶石胶结物,较晚期阶段热液混合稀释沉淀作用则形成碎屑状重晶石.两者应属于同一热流体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的化学沉淀产物,重晶石胶结物形成于喷流口内;碎殚屑状重晶石形成于相对远离喷流口的开放系统,有更多大气水(湖水)的注入而使得其热流体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相比重晶石胶结物均有所下降.重晶石矿物流体特征和成因研究,可为研究区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热流体性质、来源和成因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一维黏性可压缩流体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维黏性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动力学方程组,给出了在小扰动条件冲击波解的渐近稳定性。计算了在初始扰动相当小的情况下冲击波解的叠加,通过局部解的存在唯一性分析和先验估计,证明了叠加得到冲击波解在全局范围内是渐近稳定的。证明通过能量估计方法给出。  相似文献   
110.
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次采用稳定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来源、迁移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年龄。结果表明:①河南平原区地热流体主要源于大气降水且多为滞留古水;②不同时代热储之间水力联系微弱;③同时代热储赋存的地热流体年龄,山前区远小于平原区,揭示其由山前向平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