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兰州市灌木植被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分析了兰州市灌木植被的区系组成及结构特征;依据生态分类原则,把兰州市灌木群落划分为6个灌丛类型,并讨论了灌木植被的利用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2.
短日植物稀脉浮萍6746一般需要4个光周期诱导而开花。在4天的SD诱导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诱导4天时酶活性出现高峰,接着逐渐降低。诱导结束后2天到开花酶活性变化不大。SD诱导2天时,过氧化物同工酶出现两条新酶带。诱导4天时新带活性增强,从诱导结束后2天到开花,新酶带逐渐减弱,而后消失。酯酶同工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在SD诱导3天时分别出现1条和2条新带,诱导4天后逐渐减弱,开花时消失。  相似文献   
93.
青饲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植株的开花结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青饲玉米为材料,对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植株再生、再生苗培养和移栽、生长及开花结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28种基因型中获得愈伤组织并进行分类,获得的再生植株,移栽后,生长正常并花,经多次重复授粉后获得了自交和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94.
昆嵛山森林群落下灌草层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昆嵛山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了数量生态学分析. TWINSPAN分类将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分为14个类型和10个类型,分类的结果与林分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DCA排序将不同林分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都分为了4个生态类型, 其中,灌木层生态类型的区分环境因子是光照和水分,而草本层生态类型的区分环境因子则是水分. 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并不是都存在显著差异,只有Gleason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林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95.
福建海岸带灌草丛灌木地理成分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对福建全海岸带8个地区共含36处样地、480m2面积的灌草丛调查数据,作地区间灌木属地理成分相似性指数的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获得闽东南部和闽东北部两个地区组合,且它们依地区温度、日照等变化作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其划分结果同福建省植被区划和福建省气候区划均基本吻合,这表明福建海岸带灌草丛灌木地理成分具较明显对应于温度和热量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6.
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_2浓度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CO2作为岩溶作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南川市金佛山西坡次生灌丛区连续观测的基础上,对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2浓度动态作了详细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CO2随着气温的日变化而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同时对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效应。(2)不同土壤深度CO2浓度的大小基本上呈同向变化,但深度对CO2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3)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一致性,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土壤CO2浓度的较大变化,而植被层的湿度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降水和表层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O2浓度的贡献较大。(4)土壤CO2明显的驱动着岩溶作用的进行。以上结论的得出对进一步研究土壤CO2对岩溶的驱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银胶菊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繁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在耕地、草地、疏林及公路旁 4个入侵生境中的种群密度、花序数量特征、种子产量、种子千粒质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生境中银胶菊的密度、头状花序数、结实率、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密度变化范围为 (10±2)~(80±24) 株/m2; 头状花序变异范围为 (2 618±843)~(14 539±3 296) 个/m2; 平均结实率为 (43.8±5.6)%~(82.5±2.2)%; 平均种子产量的变异范围为 (10 308±1 036)~(60 361±14 661) 粒/m2; 种子千粒质量为(0.34±0.06)~(0.46±0.01) g。其中, 生于公路旁生境的种群, 密度最大, 但结实率和种子千粒质量最小; 生于耕地和疏林下的种群, 密度较小, 但结实率和种子千粒质量却最大。根据繁殖特征, 探讨了银胶菊在不同生境中的入侵能力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98.
99.
抚育措施对红树植物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研究在次生红树灌木林改造中施肥及除灌两种抚育措施及其组合对红树植物木榄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灌可使木榄高生长提高16.5%,其径生长提高38.9%,幼树叶面积提高43.3%;施肥可使红海榄高生长提高9.7%,基径生长提高14.3%,叶面积提高37.4%;  相似文献   
100.
低浓度的铝胁迫处理对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的开花物候没有显著影响,而高浓度处理下,不仅车前的高峰期当日平均穗长及其花数、终花当日平均穗数及其穗长显著下降,且始花目推迟,花期持续时间缩短;还导致车前平均抽穗数、穗长和开花数显著减少。但对可结实车前的种子千粒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