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6个常见月季切花品种的瓶插寿命。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瓶插寿命在开花指数3级和4级时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瓶插寿命长、盛花期长的绯扇、红衣主教,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适合远距离运输或长时间保鲜。  相似文献   
83.
在不影响玉米籽实产量的前提下,探讨了提前利用玉米秸秆青绿叶片的可行性.在大田玉米处于开花期和抽丝期的3个可辨识的阶段,对玉米穗位下叶片进行了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结果表明:去叶时间对产量影响显著,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并且没有互作效应.在抽丝期雌穗花丝可见2~3cm时从穗位下去叶,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特别是留8个叶片的处理与不去叶的处理产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此时去叶获得的青绿叶片其营养价值、消化率、代谢能都大于7月和8月份的羊草和收获后的干叶片.在开花后雌穗不可见时去叶,将引起严重减产.雌穗可见花丝不可见时去叶,不同处理对产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4.
8种灌木根系分布对高速公路生态边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常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选择8种灌木,研究其根系垂直分布和对边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土效益方面,有灌木覆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水稳性指数均大大提高,增强了边坡的稳定性。综合比较表现较好的有紫穗槐、伞房决明和海桐,月季、金丝桃表现其次,红叶石楠、木芙蓉和狭叶十大功劳的固土护坡能力稍低。在根系吸收效益方面,海桐细根表现最好,其次为金丝桃、狭叶十大功劳、伞房决明和木芙蓉,紫穗槐、月季及红叶石楠表现稍差。因此,在较陡的高速公路生态边坡,宜选择固土护坡能力较强紫穗槐、伞房决明、海桐等,在较缓的高速公路边坡,可以结合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进行灌木的选择和配置,在较为贫瘠的边坡选择具有较好吸收效益的海桐、金丝桃、狭叶十大功劳、伞房决明等灌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坡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5.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海湖湖盆地部为例,探讨限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的群落学特征和分布规律,高寒灌丛一般分布于山地(阴坡)的一定高度范围内,而且具 α多样性和低生太优势度,垂直结构较复杂。在这类植被中,分布有许多藏医常用药用植物,如五脉绿绒蒿、龙胆、獐牙菜、珠芽蓼、小大黄、平车前、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山生柳等。  相似文献   
86.
选择地径0.7~1.0 cm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苗作砧木,在4月11—25日之间用单芽切接的方法,可使金桔嫁接成活率达到94.92%.嫁接后及时抹芽,并多次摘心,加强肥水管理,使金桔快速成形.7月中下旬时,选择12个头以上的植株在夏梢停止生长起挖装盆.起苗时尽可能伤根不断根,盆土选用"坑塘土加草炭(体积比7∶3)",上盆后前7 d保持水分充足,以后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同时注意追施复合肥.用调节夏梢适期萌发和控水的办法来促花,用摇花、降温、疏花疏果和除芽等措施来保果,可以使金桔在北方实现当年嫁接、当年上盆、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四当"目标,使金桔冠径平均达到35 cm以上,每盆结果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鲜黄小檗灌丛穿透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定量评价祁连山鲜黄小檗灌丛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灌丛种群特征调查,选取3处代表性的鲜黄小檗灌丛,沿冠层枝条辐散方向选取观测断面,在每个断面上布置承雨器,对穿透雨和冠层结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穿透雨与降雨量和冠层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①试验期间,单株鲜黄小檗的平均穿透雨率为55.1%。部分观测点的穿透雨率大于100%,这主要是由于降雨在冠层的作用下发生了聚集效应。②穿透雨量与降雨量之间呈线性关系(P<0.01),穿透雨率与降雨量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P<0.05)。③受冠层水平结构影响,平均穿透雨率从距基部10 cm处的25.93%单调递增至距基部90 cm处的74.45%; 其中,距基部50~70 cm之间增加值最大,占总增加值的41.19%。随着冠层厚度的增大,平均穿透雨率呈减小的趋势。叶面积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且降雨量越小影响程度越明显。【结论】在降雨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冠层结构特征是影响灌丛冠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凤仙花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并试管内开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凤仙花无菌苗胚芽段作为外植体,经过不含任何激素的MS(0)培养基预培养、MS+6-BA3mg/L+NAA0.5mg/L培养基的诱导芽和根分化、MS+6-BA1mg/L+NAA0.1mg/L培养基的诱导开花,在60d左右实现了凤仙花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并在试管内开花.凤仙花离体培养试管内开花不仅具有一定的商业开发价值,而且为深入研究外界条件对植物离体开花的调控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89.
Long-term flux observation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to collect CO2 emission or assimilation data in an ecosys-tem. In cooperation with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those sponsored by IGBP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 WCRP (World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IHDP (International HumanDimens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GCTE(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LUCC(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 lot of researchwork conce…  相似文献   
90.
Flowering in higher plants is controlled by both the internal and environmental cues. In Arabidopsis, several major genetic loci have been defined as the key switches to control flowering. The Flowering Locus C (FLC) gene has been shown in the autonomous pathway to inhibit the vegetative-to-reproductive transition. FLC appears to be repressed by Flowering Locus D (FLD), which encodes a component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complex.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mutant allele f/d-5.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ld-5 (in the Wassilewskija background) is allelic to the 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fld-3 and fld-4 (in the Colombia-0 background). Genetic and molecular analyses reveal that fld-5 carries a frame-shift mutation, resulting in a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the FLD open reading frame. The FLC expression i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fld-5, which presumably attributes to the extremely delayed flowering phenotype of the mu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