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81.
确定了敖南油田储层的水敏系数在0.20—0.50之间,具有中-强水敏性;岩心实验表明:注入水对敖南油田低渗透岩心产生持续的伤害,伤害率小于20%。注入水中悬浮颗粒粒径对地层渗透率产生影响。当粒径小于2.0μm时,渗透率下降小于10%。  相似文献   
682.
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发生的特大洪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反常、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也与人为因素有关,本文对此作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83.
城市防洪墙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缺乏专业设计的协调配合,防洪墙的建设往往会影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城市防洪墙景观设计的理念,并就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水工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防洪墙周围空间环境,选择合适且美观的防洪墙形式,并布置相应设施及绿化等,可以在满足防洪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善美化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环境,从而提高这一地萄 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4.
长江防洪堤南京段设计洪水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南京段洪水位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为确保新水情下防洪堤的安全,首先分析了引起该河段水位上升的原因,然后按3种方案研究了今后长江南京段出现不同水位的风险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位突破历史最高值10.22m的重现期为27年,1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达10.8m左右。  相似文献   
685.
"四星三源"模式监测黄河凌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回顾黄河凌灾特征及所造成的历史灾害基础上,详细阐述了2002-2003、2003-2004、2004-2005三个年度利用RS、GIS等现代高新技术,采用“四星三源”模式监测黄河凌汛的内容、方法、主要技术和实施成果,得出主要结论:①“四星三源”监测黄河冰凌是现阶段在轨运行卫星中最佳的数据组合模式,对江河污染、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②CBERS-02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冰凌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其侧摆快速获取数据功能在突发灾害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6.
村镇建筑是当地居民最大不动产之一和山洪灾害中的主要承灾体。通过典型山洪事件灾后调查,将山洪对村镇建筑的破坏方式总结为:对建筑迎流面的冲击和顺流面的磨蚀、地基侵蚀、淤埋和浸泡5种类型。除了山洪作用强度,建筑的破坏程度还与自身因素相关。现有的建筑抗洪加固技术包括:抬高建筑标高、设置钢管混凝土防撞桩、格宾石笼及挡墙、采取干式和湿式防洪策略、围墙合理开洞、优化建筑及房间布局。现有抗洪加固技术都只是对常规山洪防治措施的补充。今后需要加强对单体建筑破坏机理、建筑群遮掩效应作用规律和工程-生态协同减灾措施应用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村镇建筑抗洪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和山区村镇绿色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87.
山洪灾害壅高河道水位带来的流量放大作用影响了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法在山丘区流域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以汶川地震后山洪灾害频发的都江堰白沙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究引发流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引入线性放大系数修正山洪灾害对流量的放大作用,耦合一阶自回归残差模型与不同异方差转换函数构建了6种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案,利用GR4J模型模拟不同方案下流域出口日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临界雨量与线性放大系数能够有效识别、修正山洪灾害对径流的影响,与未考虑山洪灾害影响的贝叶斯径流模拟方案相比,白沙河流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精确性指标分别平均提升19%、32%、62%。该方法可在山洪灾害频发流域推广应用,为山丘区流域径流预报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8.
历史资料和现代记录均清楚地表明,长江中游旱灾的发生频次和灾情与洪灾基本相当,中下游地区既是水灾的高发区,又是旱灾高发区.旱灾和洪灾多以2a为周期交替出现,常常是水旱同年.旱灾不但分布范围广,且延续时间长,其灾害损失不容忽视.20世纪中后期,长江中游水旱灾害呈明显的加剧趋势,其原因主要与生态环境变差,蓄洪空间减少和水利工程长期存在的重防洪、轻防旱等有关.建议:(1)转变传统的“防洪抗旱”观念为“防洪防旱”;(2)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参照,建立防洪防旱并举的河、渠、湖、塘网络系统;(3)扩大湖泊蓄水能力;(4)建立农田深沟深塘排蓄水系统.  相似文献   
689.
根据重现期将洪水划分为12个等级,根据年最大流量距平值将洪水中长期定性预报分成7个等级,同时对嘉陵江流域干流洪水的洪峰流量等级标准和中长期预报定性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嘉陵江干流1981年7月发生的洪水等级、结果表明,1981年7月在嘉陵江干流广元以下造成了4~6级的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690.
本文阐述设计洪水期望概率的概念,并用实测水文资料说明在现行的洪水频率计算中考虑期望概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