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47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纤维双相15Mn2Nb钢组织的形成及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双相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匹配,是一种天然的复合材料.其纤维组织的获取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规程,而合金元素Nb阻碍铁素体再结晶是形成纤维组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张友亮  康林萍  熊惠民  刘桂霞 《江西科学》2005,23(6):788-789,801
化纤生产行业的粘胶,经过装在组合花板上的喷丝头在酸浴里形成化学纤维。粘胶为碱性物质,酸浴的化学成份为稀硫酸、磷酸,酸浴温度为57℃左右,组合花板内压力为10kg/cm^2,要求组合花板材料在有足够的强度下,具有高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3.
34.
作者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室中拉伸角蛋白纤维,观察纤维形变和断裂的过程并摄取其照片。采用低加速电压观察和适当的样品准备技术,避免了纤维在拉伸过程中出现荷电现象。该现象是非导电材料作动态观察的主要困难。从所观察到的纤维形变和断裂形态和高聚物断裂理论讨论了角蛋白纤维的形变和断裂机理。结论如下:角蛋白纤维伸长和断裂过程中出现银纹样形态,但其断裂为脆性方式;该类纤维的拉伸断裂起始于角质细胞的内、外角质层;角质与角质和角质与皮质细胞间的物质是角蛋白纤维的力学薄弱区。  相似文献   
35.
建立了筛落式粉尘火焰试验装置和火焰信的号光电测量系统。提出确定火焰前沿位置的“最大斜率切线法”和判定火焰传播稳定性的“相对入射能量法”。测定了硅钙粉和煤粉的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厚度。结果表明数据合理,测量装置和方法可用于速度范围很宽的粉尘火焰传播研究,用修正的田中达夫模型计算的硅钙粉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与实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36.
外加电磁场对火焰结构及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在电、磁场作用下的燃烧是一个新的跨学科性质的研究课题.它涉及磁流体发电、空间技术中电磁燃烧技术的应用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中能量转换与效率.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扼要地报导了碳氢燃料在外加磁场、电场影响下的火焰结构及其燃烧特性.把近年来我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结果汇总发表.  相似文献   
37.
本文叙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法(FTIR-PA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纺织上应用。研究了组合浆料中变性聚乙烯醇的定量测定、涤棉混纺纤维中涤纶的定量测定、苎麻及甲壳素经碱处理后的光谱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变性聚乙烯醇C=O基团的伸缩振动1570cm~(-1)吸收峰可作为定量测定变性聚乙烯醇的依据。以涤纶分子结构中羰基伸缩振动1725cm~(-1)峰高与纤维分子结构中碳氢键伸缩振动2915cm~(-1)峰高的比值,可定量测定涤棉混纺纤维中涤纶含量。苎麻经碱处理后,非晶谱带898cm~(-1)度明显增加,晶区谱带1430cm~(-1)强度明显下降,其变化程度取决于碱浓度。甲壳素的酰胺吸收峰1555cm~(-1)随碱处理浓度、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与常规的红外吸收光谱法相比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法具有无损快速的优点,适宜于制作困难的试样。  相似文献   
38.
液相浸渗中纤维非润湿性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与金属液的非润湿性是液相浸渗制造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障碍之一。实验发现纤维的非润湿性使其在自然排布时的浸渗缺陷必须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必然存在。通过提高液相浸渗压力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浸渗效果,但仍有细小的浸渗缺陷无法消除,采用颗粒与纤维的混杂使纤维丝相互分离,消除了充填“死角”而使纤维束内完整充填并且均匀分布,提高浸渗压力和混杂预制  相似文献   
39.
以高吸水性树脂为增稠剂,测定了增稠体系的粘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比较高吸水性树脂增稠体系,“704”和“75”型灭火剂的流变学性能。实验发现,高吸水性树脂增稠体系的流变学性能优于“704”和“75”型灭火剂。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究高速空气燃料热喷涂(AC-HVAF)过程中喷涂粒子撞击基材后的沉积特性。采用AC-HVAF热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基体上沉积WC-10Co-4Cr硬质涂层。通过离散沉积实验获得薄层沉积粒子,探讨各种沉积形貌的种类、形成原因、结合机制及射流中粒子的径向和轴向分布。结果表明:在AC-HVAF粒子沉积过程中,嵌入型沉积为主要的沉积形貌,同时包含少量的破碎型与空腔型沉积粒子。在涂层的形成过程中,嵌入型沉积对涂层/基体结合性能起重要作用;空腔型沉积的小颗粒及破碎型沉积的大颗粒是造成沉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喷涂粒子主要集中在射流中心,越靠近射流边缘,空腔型沉积粒子越多,最终导致AC-HVAF粒子射流呈现出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