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4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31.
为改进桑树夏伐技术,降低夏伐对桑树树势的影响,促进桑树生长,笔者于2003—2004年对湖桑32、新一之濑和云桑2号3个攀西地区优良桑品种夏伐后残留叶片的生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留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在夏伐后迅速提高,伐后4-5天达到最大值,以后缓慢下降;夏伐后残留部分叶片还可以减少伤流量,缩短伤流时间;与夏伐后不留叶对照,保留基部叶片可使每枝桑条平均多发1个新芽且新芽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如对夏伐后残留叶片喷施尿素,则上述生理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银杏叶中的甾醇进行分离,重结晶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植物甾醇.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甾醇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HP5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度N2,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温度300 ℃;柱温285 ℃,每分钟升高5 ℃,320 ℃保持30 min;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接口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00 ℃;检测电压350 V;进样量1 μL.经GCMS确定了其中丰度较大的5种物质及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豆甾4,22双烯3β醇、β谷甾醇、豆甾3β醇和岩藻甾醇.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分析银杏叶中甾醇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3.
采用Qiagen的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并加以改进,首次从不同季节采收、不同干燥方法保存的三种罗布麻(罗布红麻、大叶白麻和白麻)干燥叶片中提取出基因组DNA.提取的基因组TE溶解液的OD260/OD280 值多在1.7~1.9范围内,电泳呈现单条带,核基因组的ITS片段、叶绿体基因组的trnL内含子和trnL-F非编码区片段的PCR扩增条带清晰并能进行DNA测序,这表明基因组DNA质量较好,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本研究为罗布麻等中药材的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4.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5.
烯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30~ 10 0mg·L-1的烯效唑对盛花期的水稻叶面进行喷酒 .结果表明 ,烯效唑延缓成熟期间旗叶的衰老 ,表现在叶绿素含量增加 ,光合速率增强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 ,丙二醛(MDA)积累减少 .提高了水稻的千粒重及结实率 ,增产达 8.3%~ 13.6 %.  相似文献   
136.
光质和NAA组合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光质和NAA组合对怀山药叶片脱分化的效应不同 ,结果表明 :各种光质下 ,(1)NAA浓度为2mg·L-1时 ,怀山药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最早 ;NAA浓度为 2mg·L-1或 4mg·L-1时 ,出愈率最高 .(2 )愈伤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不同 :蓝光有利于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形成 ,而黄光则有利于POD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7.
5℃低温弱光(60μmol·m-2·s-1)处理3d导致番茄叶片Pn、Fv/Fm、ΦPSⅡ的下降,但F0并没有变化;强光(800μmol·m-2·s-1),25℃条件恢复5h,番茄成熟叶片Pn、Fv/Fm基本能得到恢复,ΦPSⅡ则略有下降;而成长叶片Fv/Fm以及ΦPSⅡ却显著下降,F0也明显增加.恢复3d后成熟叶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完全得到恢复,而成长叶虽稍有恢复但仍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8.
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建设贵州省县级烟草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出发,全面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9.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水解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银杏叶中聚戊烯醇提取物样品的水解及HPLC分析方法.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超声萃取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室温下(25℃)提取物用5%的NaOH甲醇溶液水解2.5h,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聚戊烯醇化合物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聚戊烯醇乙酸酯可完全水解成聚戊烯醇,水解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结构稳定.经HPLC分析,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化合物含量为1.90%,RSD=1.71%(n=5).聚戊烯醇进样量在0.26—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单、稳定,可作为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在植物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大豆叶子的起源为进化型,而从个体上看大豆属植物叶起源均为外起源,即起源于大豆茎端分生组织某一部位的叶原基,叶原基首先进行切向分裂,然后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形成幼叶,由于每种大豆叶的分生组织活动都是有限的,导致了4种大豆叶片大小的差异,野生大豆叶面积最小,半野生大豆叶、半栽培大豆叶、栽培大豆叶面积递次增大,野生大豆叶面积小,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效率低,代表了其较原始的演化程度;而栽培大豆叶面积大,叶柄也较野生大豆叶柄长,表现出很强的光合作用的功能,代表了较高级的叶结构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