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提出了径向仿形磨削的可行性依据,即被加工型面上每点对应的仿形压力角都应小于其极限压力角;推导出加工中仿形压力角及仿形机构允许的极限压力角表达式;进而提出提高仿形运动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2.
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之一。相对论的理论极大地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物理家的思想,她与量子理论一起猛烈地冲击了在二十世纪前就已建立起来,并被认为是很完备的理论物理学。本文讨论狭义相对论对原子物理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相对论理论与量子理论的结合,使物质微观结构理论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3.
164.
A compound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ED)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to machine silicon carbide (SiC) ceramic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employs a turntable with several uniformly-distributed cylindrical copper electrodes and abrasive sticks as the tool, and uses a water-based emulsion as the machining fluid.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happen alternately and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so the proces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machine a large surface area on SiC ceramic with a good surface quality. The machin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polarity, pulse duration, pulse interval, open-circuit voltage, discharge current, diamond grit size, emulsion concentration, emulsion flux, milling depth and tool stick number 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terial removal rate, tool wear ratio, and surface roughnes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machining conditions is examin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The SiC ceramic was mainly removed by end ED milling during the initial rough machining mode, whereas it is mainly removed by mechanical grinding during the later finer machining mode; moreover, the tool material can transfer to the workpiece surface during the compound process.  相似文献   
165.
李家春  张萍 《贵州科学》2012,30(3):50-53
砂带磨削作为一种新工艺,在机械加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满足了各种加工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砂带磨削的概念,阐述了一个针对钢丝表面除锈的新型砂带磨削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机床的主要机构,并通过试验研究磨削压力、金属去除率、砂带磨损、磨削比、磨削深度、钢丝走速之间的关系,为砂带修磨线材生产线提供了合理的磨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6.
采用CAD/CAE集成技术,在CATIA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上建立了超精密磨床床身的CAD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与优化,并得到了床身的最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改进后的床身结构相比原床身结构的动态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7.
为改善伊拉克AHDEB复杂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Khasib层小层间强非均质性导致水平井注水水窜、波及体积较小等问题,在油藏注水突破机理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注采评价优化方法研究。依据水平井井轨迹纵向穿行储层及生产特征情况,划分了3类特征井,并根据其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特征定义了5个评价指标:历史生产因子(IDH)、剩余储量因子(IDR)、生产潜力因子(IDF)、注水需求因子(IDI)和提液生产因子(IDE),建立了单井注水生产分级雷达综合评价图版,定量表征了水平井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能力,结合地层压力变化数据可实时指导油藏注水优化。结果表明,该图版可以合理评价Khasib层单井注水开发效果,单井调整后生产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实施“一井一策”的差异化精细注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8.
精细水煤浆制备及其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发展以煤代油技术中燃料制备存在的问题,运用水煤浆制备与燃烧理论,根据每个煤种特点分别进行了磨矿和制备精细水煤浆实验,通过分析所制得的各煤种水煤浆的流变性能,找出了影响煤浆表观粘度的因素,得出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是制备精细水煤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掌握了各煤种制备煤浆的规律,对发展以煤代油技术和缓解石油资源日益紧缺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9.
以质量分数为50%~60%的超细工业废渣取代水泥,以普通黄砂取代磨细石英砂,制备了2个系列不同配比的生态型RPC材料,并研究了纤维掺量及养护制度对其断裂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生态RPC的断裂能及断裂韧度不断提高;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生态RPC的延性指数在纤维体积率为2%时最大.随着养护温度的提高,生态RPC的极限断裂强度不断提高,但同时其脆性也在增加,从而表现出断裂能、断裂韧度和延性指数受养护制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0.
微构造精细表征及在剩余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剩余油的预测精度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准确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才能通过开发调整提高产量。微构造形态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其表征精度直接影响着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可靠性。海上油田井网不规则且密度较小,仅依靠井点信息难以表征油田的微构造形态。因此探索研究了海上中后期油田的井震,结合精细表征微构造技术。通过研究总结出包括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切片识别微构造、精细构造成图等在内的一系列微构造精细表征技术。在海上油田开发调整研究阶段充分应用该技术,对该油田的微构造进行了精细表征,结合生产动态动静结合分析剩余油形成机制,达到提高剩余油分布的预测精度的目标,指导了调整井位的设计。后续新钻调整井证明,微构造形态表征精确,剩余油预测准确,提高了油田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